-
2012.03.19患者,男,50岁,畏寒、发热21天、猝死
markonev患者,男,年龄为50,因畏寒、发热21天于2004年3月20日14:00入院。患者自2月29日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伴乏力、全身不适,但无咽痛、咳嗽、流涕等,自以为“感冒”而服用“日夜百服宁”、“安乃近”等,但体温一直不 ...
-
2012.03.19尿酸高伴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讨论
kuaizi366:本人非内分泌专业医生,亲戚患病,病情较重,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解答患者男性,76岁,此次以疲乏、四肢关节酸胀痛发病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 4年,间断口服依那普利控制,伴有轻度关节疼痛,未予重视,近2年来发现四肢关节处痛风结石,关节酸胀痛反复发作 ...
-
2012.03.19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信号通路在妊娠糖尿病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在妊娠时,有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可增加胰岛素分泌,并且,当该途径被阻断,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加重。该结果发表在Diabetes网络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杂志之一。匹兹堡医学院内分泌及代谢部门,医学副教授,资 ...
-
-
2012.03.19奇怪的高血压一例
患者,47岁,男性,因为“张口受限3天”在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病,无其它不适,突然出现张口困难,不能咀嚼,但无牙关紧 闭、流涎等情况,家族史中有一哥哥患有“高血压”。这个患者就诊后常规检查发现:血压高达260/140mmHg,但患者无头痛头晕 ...
-
2012.03.19反复胸闷、心前区闷痛半年
主诉:反复胸闷 心前区闷痛 半年现病史: 院前1年,行走过程中出现胸闷 心前区疼痛,疼痛为闷痛伴烧灼样胸骨后疼痛,皮肤触摸有针尖样扎痛,半年来反复发作,发作时心电图正常。一年前在行走时出现胸前区闷痛,到院行心电图无异常 ,冠脉造影见左管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回旋支狭窄,右管 ...
-
2012.03.15研究发现一种新药能够改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
科学日报(2011年6月24日)——UT西南部医学中心研究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一项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抗炎的新药可改善肾脏功能。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首次提出一种药物疗法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以前的研究已证实了该 ...
-
2012.03.15应激激素可能起到增加轮班工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作用
每日科学(2011.10.3)——内分泌协会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JCEM)最近接受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时换班工作与长期皮质醇水平抬高以及体重指数(BMI)增加有关。已有的研究结果已经明确长期高皮质醇会导致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风险的 ...
-
2012.03.14代谢综合征可预测老人CK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最新研究表明高胰岛素抵抗与急性肾功能下降有关。代谢症候群是能促使糖尿病及心脏病恶化的多种危险因素的总和,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患有代谢症候群的老年人有更大的风险会发生慢性肾性疾病。严重的腹部肥大,高密度脂蛋白 ...
-
2012.03.14糖尿病药物可控制HIV患者动脉硬化
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类药物开始用于阻止HIV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在第十九次逆转录酶及其机会性感染的会议上,马赛诸塞州综合性医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一项研究成果:接受每日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HIV感染者在为期一年的研究时间里冠状动脉粥样硬 ...
-
2012.03.13男性,26岁,高血压、低血钾14年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以“高血压、低血钾14年胸闷、心悸5年”入院。患者于12岁时曾发生下蹲后不能站起当时未予重视。14岁时常规体检发现高血压(165/100mmHg)低钾血症(具体血钾数值不详)当时无视物模糊感无胸闷心悸无头昏 ...
-
-
2012.03.13郭晓蕙教授:解读GREAT研究结果
郭晓蕙教授个人简介:郭晓蕙,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95年在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 ...
-
2012.03.13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目 录前言 制定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的方法学一、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循证基础1.MNT的目标2.推荐意见3.证据二、营养素推荐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 4.碳水化合物5.膳食纤维6.无机盐及微量元素7.维生素8.植物化学物9.甜味剂10.膳食结构三、糖尿 ...
-
-
2012.03.13班博:难治性高血压及病因筛查
难治性高血压及病因筛查-1定义-2中国高血压人群患病率-3高血压三率-4中国高血压负担-5%of Patients whose Hypertension is Controlled-6降压治疗的核心目标-7Cardiol-sis研究:强化降压显著降低左室肥厚发生率-82 ...
-
-
2012.03.13患者,女,30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高血脂一例
患者,女,30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高血脂。暴发性皮疹持续1个月。患者无发热,寒战,关节痛等既往病史,没有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也没有接触任何有类似症状的人。服用药物包括胰岛素,吡格列酮,拉贝洛尔,非诺贝特,以及n-3脂肪酸酯。体格检查中,损伤处呈红 ...
-
2012.03.13餐后、空腹血糖高,用两种降糖药不理想的病例讨论
elf1192003:患者,女性,76岁,体型适中,无明显多饮、多尿、多食有糖尿病史近12年,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空腹血糖多次大于7.0mmol/L。病初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尚可,无酮症倾向,后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岛素治疗,现在血糖控制可,改为格列 ...
-
-
2012.03.12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以缬沙坦或氨氯地平降压在复合心血管终点上不分伯仲
以缬沙坦或氨氯地平降压在主要复合终点上的累计发生率比较对于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是否优于钙通道阻滞剂尚未充分阐明。为此,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心脏科的Toyoaki Murohara等人对伴有2 ...
-
-
2012.03.12Clinical endocrinology:PA中的IHA患者经盐皮质激素拮抗剂长期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缓解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要由醛固酮腺瘤和特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IHA)引起。最近已有研究报道了IHA的自然康复情况。Klinikum der Ludwig-Maximilians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究旨在确定经盐皮质激素受体(MR)拮抗剂 ...
-
-
2012.03.12柳叶刀: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发展中国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是很高的。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多样性的发展中国家例,目前还未全国性地调查过慢性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于是我们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这是一项横断面调查,调 ...
-
-
2012.03.12龙年的2012: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流行年?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中国在经济上正在赶超西欧国家及美国。有着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活字和印刷)的中国已经在钢铁和能源消费、移动电话使用和汽车的销量上超过了美国和欧洲,而且预计到2018年和2023年分别在国内生产总值G ...
-
-
2012.03.11卫生部印发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全文
卫办医政发〔201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诊疗工作,提高我国流感诊疗水平,减轻流感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现印 ...
-
2012.03.08卒中病因、预防与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是防治关键
近年来,随着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增高,全球在卒中领域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结果为卒中病因的控制、卒中预防与治疗措施的改善等方面带来了新希望。 强化群体防控理念:多数卒中危险因素可防可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调查(INTERSTROKE)共 ...
-
2012.03.08房颤抗栓治疗“十项合理建议”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因此预防卒中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对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合理应用以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为代表的抗 ...
-
-
2012.03.08研究发现培维索孟长期治疗肢端肥大症较安全
来自一项进行中的Ⅳ期监测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阻断剂培维索孟治疗肢端肥大症安全有效。从2004年该药在欧洲上市至2009年末,共有1288例肢端肥大症患者接受了培维索孟治疗,结果有159例(12.3%)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
2012.03.06一例急性左心衰抢救经过
一、基本情况值夜班时突然遇到本院的家属来看病。女性患者,62岁,以“咳嗽、咳痰1周,胸闷、气短半小时”之主诉于2010-5-15 22:10入院。入院1周前,患者因受凉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咳少量白色粘痰,无咯血,无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在我院门诊就诊,考虑“急性支 ...
-
2012.03.05危险因素可预测择期TEVAR术后1年死亡率
Beck博士报告称无相关利益冲突。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Adam W. Beck博士在南方血管外科学会(SAVS)年会上报告,择期血管内修复胸主动脉瘤术后1年生存率的新预测模型提示,该手术对于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的风险超过了潜在益处。年龄≥70岁、合并多种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