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5.03 糖尿病患者早期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为了评估早期进行血压控制对伴新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来自美国明尼阿波里斯市卫生伙伴研究基金会的Patrick J Oconnor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2月的美国《糖尿病治疗》(Diabetes Care)杂志上。该研究发现对新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积极行血压控制可带来显著的短期临床获益。
-
2013.04.16 四氧嘧啶的中毒症状及主要治疗措施
日前,复旦大学发生一起人为投毒事件,现已导致受害人死亡。网传投毒物有可能是四氧嘧啶。经文献检索,此前有关四氧嘧啶中毒的报道极少,丁香园根据美国NIH毒物数据库中四氧嘧啶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紧急编译,供大家参考。其中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及时留言反馈。
-
-
2013.03.26 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有成人肥胖患者5亿人,其中男2亿,女3亿,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
-
-
2013.01.10 无痛性糖尿病性肌坏死一例
糖尿病性肌梗塞(又称为糖尿病性肌坏死)是一种罕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现有文献中报道不足100例。该病多见于长期罹患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自发无菌性糖尿病性肌坏死以疼痛为特征,通常表现为受累肌肉的急性或亚急性疼痛、肿胀和压痛,最常见于大腿或小腿。糖尿病性肌坏死有时表现为疼痛性、可触及的肿块,易与肿瘤混淆。现报告1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的糖尿病性肌坏死伴严重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病例介绍患者,男,年龄74岁,10年前被诊断 ...
-
2012.11.28 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人们对甲亢的危害有一个渐进式的认识过程。自1883年Wamer发现Graves病累及患者的眼部,在其后的近100年中,学者们逐步发现Graves病对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血液系统、肝脏均有严重伤害。这些认识促使学者们不断探索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众所周知,甲亢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法,即手术治疗、核素治疗和药物治疗。1908年文献中提到了手术治疗Graves病可能引起 ...
-
-
2012.11.14 气肿性胃炎:年轻糖尿病患者康复一例
患者,男,年龄25岁,患有脆性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胃轻瘫,在持续呕吐24 h之后被父母发现晕倒在谷仓中。入院时,该患者面色苍白,主诉上腹部和右侧腹疼痛,从右上象限放射至胸腔。患者体温为37.2℃,心率为110次/min,血压为109/72 mmHg,血氧饱和度为100%,呼吸率为22次/min。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发汗,左上象限和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白细胞计数为23800/μl,中性粒细胞占75.6%。血糖水 ...
-
2012.11.01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常见疾病,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并伴有骨脆性增加,其临床表现为多骨骼疼痛和骨折。骨质疏松已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受害人群最多、最具危害性且尚未能治愈的慢性疾病。
-
-
2012.10.29 介入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之非血管介入进展篇
2010~2011年度,非血管介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新技术、新器材层出不穷。对于一些已有的技术,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或完善技术操作,或丰富临床经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值得国人鼓舞的是,我国学者研发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器材,并得到了国际认可,现分述如下。
-
2012.10.29 对比剂肾病研究进展
随着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龄、有严重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使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成为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占发病率的11%。
-
2012.10.29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手术干预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一部分,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非心源性血栓与炎症等。据权威统计结果,当下肢缺血性疾病病情发展至严重肢体缺血期时,自然病程1年后,仅有50%患者未截肢生存,达25%的患者截肢,其余25%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