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5.2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九)——低血糖的诊治及预防
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 ...
-
2012.05.28癫痫的外科治疗
1.概述癫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关于癫痫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癫痫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又是一个严重 ...
-
-
2012.05.2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节选(一)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0.7%。1994 ~1995年间全国19省市21万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 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葡萄糖耐量异常(IGT)为 ...
-
-
2012.05.2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节选(二)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 ...
-
2012.05.25自然医学: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发现胰高血糖素通路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密歇根大学卫生系统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发现了肥胖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的一个新的联系点。这为研制新的潜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糖尿病治疗药物通常作用的靶点是能降低血糖水平的胰岛素,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胰腺分泌的一种与胰岛素作用 ...
-
2012.05.24ICE/ECE2012:戒烟后体重增加可能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变化
烟民不愿戒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惧怕戒烟后体重增加。这种体重增加的原因据认为部分是由于身体代谢改变,但迄今为止这种改变的精确细节尚不得而知。然而今天(2012年5月8日),一位奥地利研究人员向国际内分泌学大会暨欧洲内分泌学大会代表们透露,她的研究表明 ...
-
-
2012.05.22ICE/ECE2012:戒烟后β细胞分泌增加源于碳水化合物的渴求增加?
尽管清楚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许多吸烟者仍然戒烟失败,这主要是由于尼古丁的成瘾性,同时也有一部分担心体重增加的原因。然而对于戒烟后体重增加的机制还么有全部阐述清楚。身体健康的长期吸烟者(28±2years 10F/20M 23.4±1 ...
-
2012.05.21乔治敦大学启动白藜芦醇治疗轻中度痴呆患者的临床2期疗效研究
一项国家性的,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由阿尔兹海默病引起的轻、中度痴呆的治疗效果的二期临床试验,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在由多家学术机构招募的志愿者身上开展。这次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是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记忆障碍项目主管,医学博士,R. Scott Turner。白藜芦醇是 ...
-
2012.05.21ICE/ECE2012:糖尿病使老年人的大脑萎缩 降低其脑容量
根据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的国际内分泌/欧洲内分泌联合会议上的最新研究,患有前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在短短2年内承受着大脑尺寸和心智能力迅速降低的痛苦。副教授Katherine Samaras(加尔文医学研究所)领导的澳大利亚的研究小组发现老化 ...
-
2012.05.19患者,男,27岁,黄疸原因待查?
病史特点:患者 男 27岁 大学教师入院时间:2008.12.31主诉:发现肝功能异常1月余黄疸加重2周患者于1月前自觉"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查乙丙肝阴性予"阿莫西林康必得诺氟沙星凯西来"口服治疗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两周前出现 ...
-
2012.05.17宫内高血糖诱导性小鼠胰岛的隔代葡萄糖不耐受伴Igf2/H19后生性改变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has been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 risk of diabetes in offspring. However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trans ...
-
2012.05.17糖尿病胆囊切除术后3小时死亡尸检结果肺脂肪栓塞病例一例
漂亮瓶:病史介绍:患者XXX,女,45岁,因“急性右上腹绞痛4小时、呕吐1次”收入普外科。患者因发病前晚饮白酒150g,今晨1点突感右上腹剧烈绞痛,不能入睡,无腹胀、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头痛、发热等其它不适,3点时感恶心,呕吐少量非咖啡样胃内容物1次,伴口苦 ...
-
2012.05.17反复心慌、出汗10年,加重1周伴意识障碍病例一例
lianyongliu:患者女性62岁因“反复心慌、出汗10年,加重1周伴意识障碍”入院。患者10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发作时有饥饿感,软弱无力,进食后可缓解,未予重视。10年间病情进行性加重,曾有4次晕厥史,发作时间不固定,发作时意识 ...
-
2012.05.17临床糖尿病诊断疑惑病例一例
yebeababy:讨论一个病例,患者男性60岁,BMI为17,反复多饮、多尿4年,空腹血糖在6~7 mmol之间有4年,无 高血压史,本次查尿微量白蛋白31.3毫克/升,进一步查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4 mmol,餐后半小时血糖13.4 mmol,餐后一小时14.8 m ...
-
2012.05.16EMBO Mol Med:研究发现芋螺毒素或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科学日报2012.5.10报道——芋螺是海洋的天敌,它们将一种毒液注入鱼的体内进而捕获它们,这种毒液是由有不同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芋螺毒液中的一种组分,即所谓的芋螺毒素,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和潜能而知名。一个代表例子是Ziconotid (Prialt),它是 ...
-
-
2012.05.15陈璐璐教授专访: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早启用基础胰岛素
丁香园通讯员:陈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糖尿病控制情况却不令人满意,我们看到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达标率仍然偏低,您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陈璐璐教授:确实,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 ...
-
2012.05.14敲除HDAC3蛋白的大鼠不会发生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抵抗
据Mitchell Lazar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糖尿病、肥胖与代谢研究所所长)领导的Penn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报道,敲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HDAC3) 的大鼠发现大量脂肪肝,但其血糖较低,因而不会发生葡萄糖耐受不良和 ...
-
-
2012.05.04FDA要求武田糖尿病药物提供应用的更多信息
武田制药说他们已经收到FDA关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alogliptin和固定剂量的alogliptin和匹格列酮复方的新药申请的明确回复。武田制药说他们已经将美国国外的后市场数据提供给了FDA。武田制药相信他们能从非美国市场的市场后数据,及其现 ...
-
2012.05.03研究发现肝脏可能是调节体重的关键
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肝脏可能掌握着处理肥胖的关键因素。他们发现肝脏在通过与大脑的“沟通”来调节体重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这项研究将会发表在《糖尿病》杂志上。墨尔本大学以及奥斯汀健康的研究人员指出,人体内有一个天生的系统,可以限制因食用高脂 ...
-
2012.04.30内科学年鉴:Dapagliflozin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
2012年3月21日——Dapagliflozin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的选择性抑制剂,能改善血糖控制,稳定胰岛素需求,以及在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胰岛素治疗时减轻体重而不会增加成人低血糖反应。这些发现由为期48周,多中心,随机 ...
-
2012.04.28高血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性、表现及治疗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仅影响生殖功能,其患者还存在多方面的代谢障碍,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发生率5%~10% 。临床上PCOS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及继发性闭经,此外尚有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生化检查还常存在高胰岛 ...
-
2012.04.27糖尿病、心脏病或存在共同细胞通路
辛辛那提大学(UC)的心脏专家们发现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脂肪肝等肥胖相关疾病或存在一种特定的细胞通路。这些发现可开启一个人类代谢性疾病的潜在分子靶点治疗,该研究在美国心脏协会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与血管生物学(ATVB)2012年芝加哥科学研究会上报告 ...
-
-
2012.04.26糖尿病的降糖药物选择
2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412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402 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392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442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422型糖尿病药物的选择-43不良反应-272010年CDS指南推荐2DM治疗流程-46不适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 ...
-
-
2012.04.26葡萄糖依赖性降糖机制对T2DM治疗的重要意义
2010年CDS指南推荐-6110246例T2DM患者安全性汇总研究-52BACK UP-642型糖尿病的血糖波动显著增大-16FDA批准西格列汀-捷诺维-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59DPP-4抑制剂与双胍联合协同增效-46GLP-1促胰岛素分泌效应与G ...
-
2012.04.26新的干细胞系为疾病建模提供了安全和多样性的来源
科学快报(2012.4.5)— 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的人类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多种特化细胞,其中包括能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beta)细胞。这种新的干细胞也被称作内胚层前体(EP)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相比,EP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