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1999 年)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2003 年标准。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表1、2)。
ADA 的IFG 切点为≥5.6mmol/L,IFG 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但目前对空腹血糖≥5.6 mmol/L 的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WHO 的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 g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
但人体的血糖浓度容易波动,且OGTT 只代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同的医院检测有时也会出现差别,特别对于处于血糖临界点的人,很难明确治疗方案。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却不同,这项指标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将HbA1C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2010年ADA 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1C<6.5% 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 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期待在我国逐步完善HbA1C 测定的规范化工作。
就临床诊断而言,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糖尿病的分型:
分型 常将糖尿病分为以下4 型。
1 型糖尿病①免疫介导;②特发性。1 型糖尿病特点,见表3。
2 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①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②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③胰腺外分泌疾病。④ 内分泌病。⑤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⑥感染所致。⑦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⑧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GDM) 包括糖尿病妊娠和妊娠期IGT。1 型还是2 型糖尿病? 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 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1 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 型糖尿病也会出现。病人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1 型、2 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LADA 开始起病时类似于2 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尽管在欧洲2 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常>50 岁,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 岁年龄组发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
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包括ASDIAB(Asia DiabetesStudy 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血清C 肽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大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2 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ADA 和美国儿科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别。
儿童、青少年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1 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 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2 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青少年1 型和2 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