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广教授: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简单中的复杂

2015-12-22 16: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开平
字体大小
- | +


ccvideo


由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江苏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于 12 月 9 日-12 日在江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丁香园非常荣幸邀请到周智广教授就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相关话题和大家分享宝贵经验与心得。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简单中的复杂

周教授指出,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可以说是简单中的复杂。

大家都知道,当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加上随机血糖/糖负荷后 2 h 血糖 ≥ 11.1 mmol/L 或者空腹血糖 ≥ 7.0 mmol/L,糖尿病基本可以诊断。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空腹血糖 ≥ 7.0 mmol/L,或者糖负荷 2 h 后血糖 ≥ 11.1 mmol/L,则需重复一次检查以确诊。

大家也都知道,糖尿病的分型,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的方法,可以分为 4 型:1 型、2 型、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

这些看起来似乎都很简单。但实际上,会复杂得多。

1. 诊断——简单中的复杂举例

对于诊断,举例来说,在临床常常会碰到急性起病的情况比如合并感染、手术状况、合并有严重应激如心梗或脑卒中。

这些情况下,患者也会以酮症酸中毒起病,但这些情况下需要等应激的状况过去 4~6 周再考虑下诊断。如果 4~6 周血糖恢复,那么考虑是应激性高血糖,如果仍然高于指标,那才是真正考虑糖尿病。

2. 分型——简单中的复杂举例

对于分型,举例来说,往往需要排除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例如,遗传性的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缺陷(如线粒体基因突变)、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受体单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等等,这些都有相应临床表现,病史上需要尤其注意。

再例如,临床比较多见由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增多的巨人症引起的糖尿病。还有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糖或糖尿病。还有如僵人综合征、21 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等。

所以说,糖尿病虽然分为简单的 4 型,但光讲一个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就能分出 8 个亚类。上百种疾病都可以伴有糖尿病的存在,所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其实是很复杂的。

糖尿病分型——临床占比情况

那么在临床上,在糖尿病各个分型当中,各自占的比例到底是怎样的呢?

1. 缺乏数据:看看估测占比

周教授谈道,目前其实缺乏各分型的占比具体数据。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估测来说,2 型可能占比超过 85%,1 型可能占比~10%(青少年急性起病约 3%~5%,成人缓慢起病的 LADA 约 5%~7%),单基因突变的大~1% 左右,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型占 1%~2%,这些数字也都只是推测。

2. 避免误区——诊断思路

周教授坦率地讲道,2 型糖尿病肯定是最多的,也正是由于如此,就特别容易走入误区。往往由于考虑最多,遇到糖尿病,未经全面分析就都认为是 2 型糖尿病。

实际上,这种程序是错误的。首先应该做的,是排除 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妊娠期诊断或发现糖尿病则考虑为妊娠糖尿病,通常筛查妊娠糖尿病是在 24~28 周时,在这个时候发现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血糖,无论在非妊娠期是空腹血糖受损还是糖耐量递减,在妊娠期的时候都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当然,已经有糖尿病再妊娠则是糖尿病合并妊娠。

最后,周教授指出,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目前正在与全国 40 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中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疾病谱的研究。准备收集 20000 例在门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并在诊断 1 年以内进行连续筛查,确认到底是 1 型还是 2 型还是特殊类型还是妊娠糖尿病。

中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疾病谱这一研究可初步得出糖尿病的具体构成。这会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希望该研究早日面试,服务大众。

以上内容整理自周智广教授对丁香园提问的回答。

更多内容,欢迎查看丁香园会议专题报道: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

编辑: 张开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