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菊明教授:二甲双胍是 T2DM 患者降糖首选

2017-08-09 09: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观看完整视频,参与有奖答题,请戳我 >>

目前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日益增多,新诊断的 T2DM 患者一般首先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和体重等。但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患者,则应考虑给予药物治疗。目前新药迭出,但国内外多个指南仍推荐二甲双胍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中应用了 60 年,其降糖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认为二甲双胍传统的降糖机制是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分解,减少肝糖输出;提高外周组织中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新的研究认为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提高 GLP-1 水平。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餐后和空腹血糖,且使 HbA1c 明显下降。

早在 1995 年美国的 DeFronzo 教授的经典研究比较了二甲双胍单药和安慰剂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证实二甲双胍组 HbA1c 降低了 1.4%,而安慰剂组则升高 0.4%。同时也观察到,相比安慰剂组,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此后二甲双胍在临床的使用则日渐增多。

多项研究证实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不受 BMI 的影响,其中包括来自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均证实无论是正常体重还是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胍降低 HbA1c 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别。

与 DPP-4 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单药降糖疗效更佳。一项中国的 RCT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单药不同剂量组(1700 mg/d 和 1000 mg/d)相比西格列汀 100 mg/d,HbA1c 下降更显著。

比较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DPP-4 抑制剂等,发现二甲双胍和磺脲类单药降糖疗效更强。

在美国的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中首选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与 DPP-4 抑制剂、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相比,加用其他口服药治疗的比例最低,后期联合胰岛素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其他口服药。

二甲双胍的疗效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二甲双胍的用量。

在 Garber 剂量效应研究中,显示在二甲双胍的不同剂量组(500 mg/d、1000 mg/d、1500 mg/d、2000 mg/d、2500 mg/d)中,二甲双胍 2000 mg/d 组降低 HbA1c 和空腹血糖疗效最佳。

除了降糖强度外,降糖药物的安全性更受到广大医生的关注。在 UKPDS 研究中显示二甲双胍 2550 mg/d 可使心肌梗死、全因死亡、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的风险显著下降,在 UKPDS 研究结束后继续随访 10 年,至 2007 年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 21%,心肌梗死下降 33%,全因死亡下降 27%。HOME 研究也证实了二甲双胍 2550 mg/d 显著减少大血管时间风险 40%。

对于二甲双胍剂量与胃肠道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二甲双胍总体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紊乱。二甲双胍使用剂量为 500 mg/d 时,无患者因消化系统紊乱而停药,使用剂量在 1000-2000 mg/d 时,因消化系统紊乱而停药的患者比例相近,使用剂量达到 2500 mg/d 时,因消化系统紊乱而停药的患者比例增加。

所以《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二甲双胍的起效最小剂量 500 mg/d,成人最大推荐剂量 2550 mg/d,最佳有效剂量是 2000 mg/d。

现场问题:

  •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尿检有微量蛋白,是否可以服用二甲双胍?

  • 对于心衰患者应如何使用二甲双胍?

  • 对于正常体重和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胍使用剂量是否有区别?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孔宇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