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23吡格列酮新标签强调膀胱癌风险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更新吡格列酮的标签,突出癌症风险。更新后的标签表明,活动性膀胱癌患者不应开始吡格列酮治疗,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此外,标签表明,如果患者尿液有血液或呈红色,应与他们的医生联系。患者也应注意其他可能由膀胱癌引起的症状,包 ...
-
2011.08.2250岁以上乳腺癌者化疗后易绝经
上海建工医院韩东兴等的一项研究发现,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停经持续1年以上,且血清卵泡刺激激素(FSH)和雌二醇(E2)处于绝经期水平,尤其50岁以上的可考虑为已绝经。该论文发表在2011年第6期《中国癌症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100例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 ...
-
2011.08.16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杀手是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化冰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日前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上。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我国15省市1991-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死亡病例,调 ...
-
-
2011.08.16任龙喜教授:经皮激光椎间盘髓核汽化术(PLDD)相关问题讨论(三)
丁香园站友笑看人生问: 您好任老师:我过去不知道在哪次学术会议上见到过一次报告,但印象很模糊:我想问一下,1,自律神经机能的正常化和免疫机能的提高怎么解释,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2,PLDD容易开展吗?3,手术适应症是什么(颈椎和腰椎手术的适应症)?4,能 ...
-
2011.08.16新的药物可能有助于维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能力
意大利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通过一种治疗,包括一种药物曲普瑞林,或可降低接受化疗患者过早绝经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281例患有乳腺癌但未绝经的妇女进行了研究。 在化疗之前、化疗期间和一年后,这些妇女被随机给予曲普瑞林或安慰剂。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组有 ...
-
2011.08.16新研究显示雌激素阻滞剂降低65%的乳腺癌风险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种抗雌激素药物使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风险降低了65%。 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医学院的Paul Goss说,这项研究可能为罹患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的疾病防治带来突破。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一项由加拿大 ...
-
2011.08.16糖尿病治疗药二甲双胍可对抗子宫内膜癌
英国华威大学沃里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糖尿病以及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药物二甲双胍或可潜在对抗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英国和美国妇女第四大最常见癌症。多达1/3罹患PCOS的妇女同时合并有子宫内膜 ...
-
-
2011.08.16研究发现结核杆菌抗癌新方法
韩国研究人员近日表示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利用结核杆菌抗癌的新方法。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结核杆菌是导致肺结核病的“罪魁祸首”。但研究人员从结核杆菌中成功提取肝素结合血凝素蛋白,再借助激活 ...
-
-
2011.08.16陈龙奇教授:食管癌相关风险预测模型
陈龙奇教授现任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会员,曾作为我国内地唯一获邀者参与了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主导的食管癌TNM分期(2009年第7版)的制定与评价。 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生期望在疾病进程的各个环节,基于已有的认识与理解实 ...
-
2011.08.16蛙和蟾蜍的皮肤有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潜力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蛙和蟾蜍皮肤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长来治疗癌症、糖尿病、中风和移植患者。 由女王药学院的Chris Shaw教授牵头的这项获奖研究鉴定出两种蛋白质或肽,它们可用于控制及靶向血管生成,从而调控人体内的血管生长。这一 ...
-
-
2011.08.16谢万坤: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的疾病,居成人眼眶病的首位,其发病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TAO又称Graves眼病(GO),1853年Graves首先描述了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因此命名为Graves病(GD)。几乎所有Gr ...
-
-
2011.08.16卢敏教授:乳腺癌治疗探索依然在路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癌症中心卢敏教授 乳腺癌预防:AI提供新选择,但应谨慎对待 卢教授介绍,在美国,抗雌激素受体(ER)药物他莫昔芬和口服选择性ER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是用于乳腺癌预防的两种主要药物,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导 ...
-
2011.08.16美FDA警告糖尿病治疗药liraglutide可引起严重风险
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警告说,因liraglutide注射剂(Victoza 诺和诺德)可增加甲状腺C细胞瘤和急性胰腺炎的风险,专业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接受liraglutide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诺和诺德公司在一封信中说到,一项近期的评估显示,一部分 ...
-
-
2011.08.16郭晓蕙:控制血糖用药适量方有效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各种降糖药物治疗,但能够理想控制血糖水平者不足十分之一,除病情本身差异外,不能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是主要原因。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不仅与药物本身作用机制有关,还与服药剂量密切相关 ...
-
2011.08.16施贵宝在研糖尿病治疗药有效但与某些肿瘤相关
由施贵宝和阿斯利康开发的一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dapagliflozin,在为期2年的研究中显示有效,但在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发现了更多的膀胱癌和乳腺癌患者。 阿斯利康dapagliflozin研发副总裁Elisabeth Bjork说,在迄今已完成的 ...
-
-
2011.08.16彭英教授:放射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彭英,男 ,1961年3月出生,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9月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 ...
-
2011.08.15解读甲状腺结节诊断和处理临床实践新指南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活检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应以超声和FNA活检结果为依据。新指南指出,当患者存在甲状腺恶性肿瘤风险、有可扪及的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MNG)或可疑恶性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时,应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须行超声引导下 ...
-
-
2011.08.15肥胖、雌激素状态影响乳腺癌预后
波士顿(EGMN)——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肥胖可增加乳腺癌女性患者死于该病的几率。此外,在肥胖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肥胖与乳腺癌死亡的相关性最强。 在这项研究中,加州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的助理研究教授Christina M. ...
-
2011.08.15蛙和蟾蜍的皮肤有治疗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潜力
据悉,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蛙和蟾蜍皮肤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长来治疗癌症、糖尿病、中风和移植患者。 由女王药学院的Chris Shaw教授牵头的这项获奖研究鉴定出两种蛋白质或肽,它们可用于控制及靶向血管生成,从而调控人体内的血管生长。 ...
-
2011.08.15风险/受益比研究显示:支持激素治疗用于新近绝经的女性
据纳入数项研究及立场声明的一项系统性综述,在对激素治疗的风险效益比进行权衡后,研究提示,与那些在60岁后才开始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相比,那些在50~59岁便开始接受该治疗且治疗时间超过5年的新近绝经的女性从治疗中获得的益处更多。 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 ...
-
2011.08.1527年来阿尔茨海默病首次出版的新标准和指南
27年内首次出版发行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新标准和指南 研究建议检测症状前的阿尔茨海默病-新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定义促使研究者进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筛查和干预 2011年4月19日,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和国立卫生院(NIH)的国家老年研究所(NIA)为 ...
-
2011.08.15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三)
(五)正性肌力药物 1.应用指征和作用机制:此类药物适用于地心排血量综合征,如伴症状性低血压或CO降低伴有循环淤血的患者,可缓解组织低灌注所致的症状,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供应。血压较低和对血管扩张药物及利尿剂不耐受或反应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 2.药物种类和用 ...
-
2011.08.10日渐成熟的高通量测序技术
测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Sanger法(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帮助人们完成了从噬菌体基因组到人类基因组图谱等大量测序工作,但由于其存在成本高、速度慢、通量低等不足,并不是后基因组时代最理想的测序方法。进入21 ...
-
2010.07.13吴炅教授:乳腺外科手术中的修复与重建
患者被诊断患乳腺癌之后,接受一侧或双侧乳房的全乳切除术或保留乳房的肿块切除术,都可能不同程度影响乳房的外形,患者对乳腺癌治疗后的形体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必须考虑到乳房缺损后的修复和重建问题。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该联 ...
-
2010.07.13陈振东教授: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众多。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更多可能在常规治疗失败之后寻找未曾用过的药物,它们包括:已上市但尚未被普遍认知的抗乳腺癌新药;已经上市用于其他肿瘤但对乳腺癌可能有效的新药;已在临床研究但未上市的抗乳腺癌药物(我国肿瘤学界越来越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