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11.17看到这个体征你会想到什么病?
dzz:54岁女性,进行性四肢力弱7年入院。查体:内科检查正常。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屈颈,伸颈,左右转颈均力弱。四肢肌张力对称减低,双侧胸锁乳突肌肌力3级,双上肢近端肌力4级,双手指肌力2-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双下肢远端背屈肌力3-级,背伸肌力3级。四肢 ...
-
-
2011.11.17左右手无力一例,是双手萎缩吗?
fmuzzy:患者,陈某,女,35岁,以“右手无力、肌萎缩3年,左手无力、肌萎缩2年”为主诉于2008-08-15入院。现病史:缘于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指无力,不能伸直,并无意中发现右手肌肉萎缩,偶有灼热感,无颈肩痛、肢体抽搐、下 ...
-
-
2011.11.17急性精神行为异常
bueaty84:女性患者,78岁,主因“精神行为异常15+天”入院。现病史:15+天前,家属发现患者出现胡言乱语伴行为异常,时常独自自言自语、经常叫错家属的名字(例如把女儿认成外孙女等)、做事情颠三倒四、胡乱走动。情绪不稳定,家属诉患 ...
-
2011.11.16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来自中科院健康所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组/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letion of 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 gene ameliorates hepatic steatosis”的文章,揭示了核受体辅 ...
-
-
2011.11.15甲状腺结节:多种手段可鉴良恶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刘超教授就临床热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治进行了详尽阐述。他介绍说,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尤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比例可达30%~70%。并且,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虽然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但恶性病变占5%, ...
-
2011.11.15维生素D与皮肤癌风险相关
近期由Eide医生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高(正常高限)的民众罹患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概率要更高。 Eide和他的同事开展了一项平均长达9.8年的随访研究。参与研究的3223名白人被试均来自同一家健康维护组织(HMO)并在19 ...
-
2011.11.15《妇科肿瘤学》:长期使用胰岛素升高卵巢癌风险
《妇科肿瘤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有降低卵巢癌风险的趋势,而长期使用胰岛素与卵巢癌风险升高有关。
-
2011.11.15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第一部分 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 :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 ...
-
-
2011.11.10吴凯南教授
吴凯南教授 吴凯南,主任医师、教授,历任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外科研究室副主任;重医大附一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外科分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癌症康复会副会长;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重医大附一院教学督导、 ...
-
2011.11.07中国科学家揭示揭示了胰岛素耐受和II型糖尿病发生的新机制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及其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胰岛素耐受和II型糖尿病发生的新机制,并且为胰岛素耐受及II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新策略。 据介绍,有许 ...
-
-
2011.11.03乳腺癌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一例
病史特点: 患者,女,53岁,肿块直径3*2.5cm,位于乳晕区,腋淋巴结0/18,ER+,PR-,cerb-2-nm23弱阳性,p53-。 pippo: 用CTF方案可以吗?内分泌治疗用哪种好? sz173: 分期T2N0M0中度危险,可用CAF方案6程,不考虑放疗,口服TAM或An ...
-
2011.11.03疑似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病例一例
apple_doctor:一男性患者,46岁,患者因”口干多饮消瘦一月伴颈部疼痛“入院;伴有夜间烦躁、乏力、失眠及轻度心慌手抖等症状,曾以”忧郁症“治疗无好转;入院时T 37.4P 92次/分,左侧甲状腺可及一包块,质软, ...
-
2011.11.03女性,进食差10余天,呕吐4天,严重低钠血症一例
kongdeling:患者女性,进食差10余天,呕吐4天,呕吐物胃内容物,无腹泻、腹痛,无发热,尿量1500-2000ml。查血电解质钠:106mmol/L,氯80mmol/L,钾正常,查腹部超声肝、胆胰脾正常,胸片正常;心电图心肌缺血,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心肌 ...
-
-
2011.11.02中国科学家发现核受体辅激活蛋白-3基因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新机制
来自中科院健康所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组/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letion of 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 gene ameliorates hepatic steatosis”的文章,揭示了核受体辅 ...
-
-
2011.10.31少见影像:尿素循环障碍之瓜氨酸血症
zhaochob: 检索了一下本版,仅有2个帖子提到了这一疾病,但没有影像图片,因而算少见,值得一发! 病史: 1、男性,42岁 2、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和两便失禁5年,每次意识丧失持续数小时至1天,每数天或数月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无局灶定位体征 3、脑电图示双侧大 ...
-
2011.10.31欧洲药品管理局宣布ARB与癌症风险增加并无关联
10月20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宣布已完成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安全性审查,结果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
2011.10.312型糖尿病治疗是否可能导致癌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里斯本(EGMN)- 加州大学内分泌、糖尿病与高血压系主任Peter Butler博士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称,基于肠促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治疗是否可能导致癌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FDA AERS)中的资料 ...
-
2011.10.27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新标准和指南
27年内首次出版发行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新标准和指南,研究建议检测症状前的阿尔茨海默病-新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定义促使研究者进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筛查和干预 2011年4月19日,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和国立卫生院(NIH)的国家老年研究所(NIA)为先锋的 ...
-
2011.10.26美国学者证实放疗大大降低接受过乳房肿瘤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
近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癌症研究所(NCI-Frederick)、德克萨斯大学西南研究中心以及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证实Sirtuin家族成员SIRT2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SIRT2异常可导致性别特异性肿瘤形成 ...
-
2011.10.21低血糖昏迷原因不明一例
amanda:患者,男性,42岁,于10月6日19:00被同事发现处于昏迷状态,急送当地医院查血糖1.8mmol/L,经静脉予葡萄糖后于7日0:00左右神志恢复正常,能进食,并持续静脉葡萄糖输入,具体速度剂量不详,于7日凌晨5:00再次突发四肢抽搐、昏迷, ...
-
2011.10.21反复无规律发热近1年
阿哦: 患者 女 55岁 2005.5.23入院 主诉:反复无规律发热近1年。 现病史:患者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每次发热持续时间不等,长则5-6天,短则1天,发热间期亦无规律05年2月之前一般10余天,之后一般3-4天一次。期间患者曾用青霉素,菌必 ...
-
-
2011.10.20不明原因的低蛋白血症一例
丁东丁长:疑难病例 不明原因的低蛋白血症,在省级医院全内科会诊,原因未明确,请大家一起讨论!患者因腹胀两个月伴气短一月余入院。在当地医院曾应用激素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查体:右肺触觉语颤减弱,右侧肩胛线第七肋间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腹部移动性 ...
-
2011.10.18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骨科药物唑来膦酸可减少乳腺癌复发
研究表明,使用唑来膦酸可减少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复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成为深入了解乳腺癌复发机制的关键,并为患者的医疗护理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
2011.10.18《癌症》杂志:唑来膦酸可预防乳腺癌药物导致的骨质流失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骨质疏松症药物可预防某些乳腺癌药物骨损害的副作用。该研究早期在线发表于美国癌症协会的一个同行评议杂志《癌症》上。该研究指出,一些乳腺癌患者可以服用唑来膦酸结合其抗肿瘤药物来维持骨骼健康。 一些被称为芳香酶抑制剂的药物可阻断绝经后 ...
-
2011.10.13《糖尿病护理》:二甲双胍降低糖尿病人肠癌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志将博士等完成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罹患肠癌风险”论文,日前发表在10月号国际糖尿病领域的权威期刊《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期刊上。 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