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ronzo教授简介:
Defronzo教授
Ralph A. Defronzo现任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Audie L. Murphy Memorial Veterans Affairs 医院及健康科学中心糖尿病分部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T2DM发病机制及治疗、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及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治疗,利用正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放射性同位素、肢体导管技术等方法鉴定了T2DM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化学机制。胰岛素钳夹试验的创立者(前者被称为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曾获得2008年ADA Banting奖以及EASD Claude Bernard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具有极高的国际学术地位。
Defronzo教授:吡格列酮治疗使患者体重增加并非坏事一桩
Defronzo教授巡讲视频(第一期)纪要如下:
Defronzo教授:首先看体重增加,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增加越多,实际相应的降糖效果越好,其HbA1c的下降越明显。体重增加越明显,越是可以更好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体重增加越明显,β细胞功能改善越明显;体重增加越明显,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改善越明显。所以,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通常来说体重增加是有害的,但是吡格列酮治疗,存在着脂肪的溶解。TZD的治疗促进脂肪重新分布,使脂肪从肝脏、胰腺、肌肉中转移出来,可使所有相关代谢向好的方面改善,尽管其体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那么,这些(使用吡格列酮)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体重增加呢?
Defronzo教授:因为在人的下丘脑也存在PPARγ受体,使用PPARγ激动剂(如吡格列酮)会刺激食欲中枢。因此TZD会使得患者有饥饿感,进而过多的进食,所以造成多数患者体重的增加,这种饥饿感主要存在于初始治疗的2-3个月。所以应该告知患者,让患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食,吡格列酮激活PPARγ相应刺激食欲中枢作用以后促进食欲,患者体重相应增加。PPARγ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使得脂肪重新分布。在肌肉中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在肝脏中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所以吡格列酮治疗体重增加并不是一桩坏事,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说,这显示出吡格列酮诸多有效的作用,并且促进脂肪重新分布。
背景介绍:
Defronzo教授对于新诊断T2DM患者,初始予吡格列酮+GLP-1+二甲双胍的三联治疗方案广为关注。 2013年7月,Defronzo教授受邀参加“强效增敏、超越降糖”外籍专家中国巡讲活动,他分享了其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临床经验和药物使用心得体会。他指出糖尿病的管理是个体化、综合的管理模式,不能短视的只关注一时血糖变化,而应该为患者长久获益考虑,并提出独创的以病理生理为基础的治疗模式,吡格列酮因其同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保护β细胞、改善多重代谢紊乱等优势成为Defronzo教授最喜欢处方的药物之一。但对于中国医生普遍关心的吡格列酮关于水肿风险以及对膀胱癌担忧的问题,在会后我们特别采访了Defronzo教授,请教他的看法,他给出了详细的解答,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