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6)于 11 月 16 日~19 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期间,丁香园有幸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为我们分析糖尿病治疗的东西方差异,并分享最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东西方差异
首先,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看,东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西方患者相差不大,但胰岛 β 细胞功能丧失比较明显。西方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期,早相丢失不是很严重,但后相的高代偿非常严重,属高胰岛素血症;发展到糖尿病阶段,早相有一部分丧失,但后相仍然有高代偿,因此西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前期和早期糖尿病中都非常明确。而中日韩的研究发现,东方患者即使在糖尿病前期,早相的丢失都是很严重的,而且后相没有高代偿;在糖尿病早期,胰岛 β 细胞功能丧失症状更加明显。
基于以上病生特点,东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类型与西方人群不同。无论在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期间,单纯餐后血糖增高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糖尿病前期单纯餐后血糖增高的 IGT 约占 70%,在新诊断 2 型糖尿病中,空腹血糖超过 7 mmol/L,喝完糖水后 2 小时后血糖超过 11.1 mmol/L 的约占 80%~85%。
针对这些特点,东西方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面差异更为显著。对于东方糖尿病患者,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药物,如糖苷酶抑制剂和短效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效果比较好。在胰岛素起始方面,东西方也存在差异,西方以基础起始为主,而东方在基础起始以外,也起始预混胰岛素等。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杨教授谈到,目前在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中,两大类药物已在我国上市并逐渐被大家熟悉。一类是肠促胰素,包括口服的酶抑制剂和注射的 GLP-1 受体激动剂,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另一类是可能在明年上市的 SGLT2,该类药物在国内已完成了多种适应证的注册,包括单药、联合双胍以及联合胰岛素,也充分显示了该类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有些 SGLT2 在心血管安全性的相关研究中,甚至还获得了明显的阳性结果,这些结果让人非常振奋。
本文整理自杨文英教授的分享
摄像|黄华
丁香园发自福建厦门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查看丁香园会议专题报道: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