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个体化糖尿病管理」进程

2016-01-15 14:16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第 5 届阿斯利康糖尿病论坛在哈尔滨成功召开。

据最新 IDF《糖尿病地图》第七版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达 4.15 亿,每 11 名成年人中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每 6 秒钟就有 1 人因糖尿病死亡,糖尿病年死亡率已超过疟疾、结核和艾滋病的总和。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印度达 1.14 亿、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达 11.6% ,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异质性高,在糖尿病不同阶段、对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将来诊疗的核心策略。为此,中国内分泌领域学术盛会之一——第 5 届阿斯利康糖尿病论坛于 2016 年 1 月 9 日在美丽冰城哈尔滨盛大召开,众多国内外糖尿病专家围绕「科学激发无限可能 · 个体化糖尿病管理」这一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582002457088297606.jpg
第 5 届阿斯利康糖尿病论坛启动仪式

本届论坛汇聚了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席 Samual Dagogo- Jack 先生、澳大利亚墨尔本贝克 IDI 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 Mark Cooper 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忠艳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洪宇教授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内分泌领域顶尖专家并覆盖来自全国各地的 2000 余名内分泌领域医生骨干。

890662681768641049.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吴国平先生、施旺先生、纪立农教授、Mark Cooper 教授、Samual Dagogo-Jack 教授、翁建平教授、潘长玉教授、张巾超教授、曾正陪教授、母义明教授、邹大进教授、阴慧清教授、周智广教授、单忠艳教授、匡洪宇教授

此次大会围绕「挑战」、「机遇」、「探索」和「革新」4 大板块展开热烈讨论。伴随着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过亿、患病率居高不下等严峻挑战,早期联合干预、心血管结局研究、大数据应用等新思路的应对为糖尿病管理带来了新机遇,在机遇之中通过创新疗法循证探索以突破界限,最终达到改革创新推进糖尿病个体化管理的实现。

55518984980801232.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邹大进教授、纪立农教授及施旺先生为大家解答「个体化糖尿病管理」相关问题

对于如何理解「个体化糖尿病管理」等相关问题,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及阿斯利康副总裁施旺先生为大家详细解答。

373686347942511939.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吴国平先生、邹大进教授、纪立农教授、施旺先生

如何更形象地理解「个体化糖尿病管理」?

纪立农教授答:所谓「个体化治疗」,是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地制定治疗方案,是从临床的层次上针对患者个体具体化的需要来选择治疗。

具体来说,例如患者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那么血糖控制目标并不需要非常严格。如果患者经济负担能力比较差,没有保险,那就要选择患者经济上负担得起的药物。如果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在选择药物时要选择避免低血糖出现的药物。如果患者偏胖,用了会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物后体重增加会更明显,那么就需要控制会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物使用。还有一个就是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个体化与标准化糖尿病管理二者是否矛盾?

邹大进教授答:二者是不矛盾的。所谓的个体化,是指不要像过去「一刀切」。但大部分患者控制到某个目标还是适合的,也就是标准化。所以我们现在要用个体化来补充标准化,并不是用个体化来否定标准化。

比如,糖尿病诊治的血糖控制目标、血脂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都叫标准化。标准化是要有的,但也要在标准化前提下做到个体化。比如大部分人 HbA1c 控制目标是 7.0%,但个别情况如新诊断糖尿病则控制目标可为 6.5% 甚至 6%,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则需要 7.5% 或 8.0%。

个体化糖尿病管理是否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纪立农教授答:个体化糖尿病管理有利于给患者带去积极态度应对疾病,患者会更愿意主动控制好饮食、愿意学习、愿意配合医生来治疗。这些在以前的治疗模式中往往是欠缺的,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如新的智能软件可以加强医生和患者在非就诊时间的交流,这非常有利于患者个人对疾病认知、应对技能、个体化管理的提高,而这种帮助不依赖于传统的面对面模式,患者病情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

目前还有哪些糖尿病新疗法、糖尿病管理新理念?

纪立农教授答:最近几年糖尿病治疗进展及新理念有很多,这些理念更新及治疗进展有利于糖尿病管理达到比较好的态势。

首先提倡的是要充分管理,补齐糖尿病患者所有的短板,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生活方式,吸烟等等。第二,最近几年随着对高血糖病理机制的认识深入,许多新药面世,这非常利于我们更早地控制好血糖。第三,还有一个新的理念就是联合治疗。过去一个治疗方案会延续很长时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供选择的药物也比较少。联合治疗理念是指一开始诊治时并不会对所有患者都先用一个药物,而是对那些血糖升高明显、危险因素较多的患者进行早期的固定复方治疗。

不同糖尿病患者人群早期联合强化治疗目标是否有差异?

邹大进教授答:早期联合强化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考虑多个因素而确立的:第一,患者有没有并发症。如果患者已有并发症,再怎么进行强化治疗期望消除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我们现在只能预防并发症,不能通过危险因素的管理来治疗并发症。第二,患者胰岛功能如何。第三,患者体重如何。第四,患者当前经济状况如何。

总体而言,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该要更积极地治疗,避免今后并发症的出现、发展、恶化。如果我们每一位医生在患者刚刚诊断的阶段就管理好疾病,那么将来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就会好。举例来说,如果患者胰岛功能还不错同时比较胖,这个时候我们用两种药比一种药的效果会更好,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也会更好。

新型降糖药物 SGLT-2 抑制剂和 DPP-4 抑制剂在现代糖尿病管理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纪立农教授答:有一个词叫「unmet」,即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体重增加、出现低血糖一直是担忧、弊端。而这两个未被满足的需求,现在可以通过 SGLT-2 抑制剂和 DPP-4 抑制剂来满足了。DPP-4 抑制剂虽然不减少体重,但也不会增加体重,单独使用也不出现低血糖。

邹大进教授答:另外,由于高盐饮食习惯我国高血压控制不佳,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水钠潴留,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新型降糖药物有利在代谢葡萄糖时也将钠离子排出去,这可带来血压降低 5~6 mmHg,相当于一片降压药的药效。对于血压在临界值的患者而言,用这类降糖药物时就不再需要额外服用降压药物。再者,新型降糖药物还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甘油三酯、保护肾脏等作用。

总体来说,这两类新型降糖药物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综合危险因素的管理。

此论坛已是第 5 年,阿斯利康在糖尿病领域做了哪些活动、未来有何计划?

施旺先生答:虽然阿斯利康在糖尿病领域是一个新来者,但也已涉足了 5 年,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在糖尿病领域,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方面,不仅举办与全国各地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会议、论坛,也举办城市会议作为试点,帮助基层医生弥补在技术与能力上的脱节,最终期望随着国家分级诊疗的开展,帮助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能在基层医院接受治疗。

另一方面,还帮助贫困糖尿病患者解决糖尿病用药的问题,希望他们也能享受到创新药的用处,同时从 09 年至今一直呼吁医保的普及。

对于未来的计划,由于许多疾病往往同时伴随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情况,阿斯利康不仅有管理高血糖的药物,还有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贫血、心衰的革新药物,非常期待未来能举办跨学科的学术会议来谈及多层次的综合管理。

MART、SUNSHINE 等研究的意义何在?

施旺先生答:阿斯利康在中国不仅有销售还有研发团队。SMART、SUNSHINE 等研究结果的数据都能很好地覆盖并应用到中国,为医患正确判断/选择药物提供循证学支持。阿斯利康已经和国内的研发机构、国内的顶尖药物研发者合作,充分分析中国患者的独特的未被满足的需求,研发出满足我们中国患者的药物,争取早日在中国上市。

目前,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 1.5 万人,发病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个体化糖尿病管理理念及科技创新为糖尿病患者带来「量体裁衣」的治疗,对提升糖尿病防控水平及改善中国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重大。

阿斯利康糖尿病论坛作为一个经验分享、中外交流以及观点碰撞的专业平台,大力促进了糖尿病领域国内外专家交流,为我国糖尿病治疗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