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学(2012年1月30日)-睡眠障碍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多年来已广为人知,近日,一个来自基因组学和代谢病实验室的,由Philippe Froguel协调的法国-英国团队共同合作,确定了一种在保持人体生物节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该研究证实褪黑素受体基因突变(褪黑激素或导致睡眠的黑激素)导致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倍增。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1月29日《自然遗传学》,可促进治疗或预防这种代谢疾病的新药物的开发。
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增加。这是该病的最常见形式,影响世界上3亿人之多,其中包括300万的法国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肥胖的流行和祖先生活方式的消失,将使这个数字加倍。众所周知,遗传因素,高脂肪、高糖饮食和缺乏锻炼,也可以导致发病。此外,几项研究已经表明,影响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睡眠障碍也是高危险因素。例如,轮班工人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更高。先前没有研究描述糖尿病与生物时钟的任何关联机制。
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褪黑素受体。褪黑激素(也被称为黑激素)由松果体产生,有淡化色素沉着的作用;也被看作是一个生物学上的“计时员”,可使人体生物节律与自然昼夜变化同步。研究人员对7600例糖尿病患者和血糖代谢正常的人群的MT2基因进行测序,正是该基因编码了褪黑激素受体。他们发现了40个罕见的基因突变,导致了褪黑激素受体蛋白结构的改变,其中有14个是非功能性的问题。研究小组深入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使褪黑激素受体敏感性降低,因而基因突变人群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出将近七倍。
众所周知,胰岛素负责调控血糖水平,夜间胰岛素分泌减少以降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大多数人在日间进食,为避免血糖升得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
该研究会促进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的研发,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调节控制糖代谢途径的MT2受体活性。研究同时强调了基因组测序作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基因问题,因而其治疗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特定问题针对代谢通路用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