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媛教授:防微杜渐 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治

2017-08-04 09: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观看完整视频,参与有奖答题,请戳我 >>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而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源于各种并发症。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大血管病变,也会引起微血管的病变,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也较高。

DR 是成人致盲的主要病因,威胁视力的 DR 主要包括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DR 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血-视网膜屏障(BRB)被破坏,其诱因包括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等,从而使视网膜周细胞分离以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紧密联结蛋白结构改变,引起血-视网膜屏障发生破坏,如血管壁完整性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增多等。微循环障碍在眼底的表现为非增殖期血管外渗;增殖期新生血管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DR 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病变,但如果在早期予以及时的干预可以减少致盲的发生。

非增殖期 DR 和黄斑水肿早期可无临床症状,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程较长,普遍存在数年隐性糖尿病时期,在诊断糖尿病时存在 DR 的风险很大。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眼底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1 型糖尿病(T1DM)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发病,可在 12 岁开始筛查,青春期后发病患者一旦诊断即筛查,每年筛查一次。T2DM 确诊时就进行筛查,也应每年筛查一次。T2DM 患者每年一次眼底检查可使失明发生率降低 94.4%。

DR 的防治应在早期,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作为基础治疗,而目前特异性治疗 DR 的药物还比较有限,其中羟苯磺酸钙可以对微血管病变特异性治疗,改善微循环,保护血-视网膜屏障。羟苯磺酸钙(导升明)1966 年在瑞士获批羟苯磺酸钙化合物专利。1970 年全球首次上市治疗 DR,并命名为 DOXIUM®,1992 年引进中国市场,1997 年载入欧洲药典,1998 年载入英国药典。

羟苯磺酸钙可作用于 DR 发病的多个环节,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具有抗氧化和改善炎症状态的作用。

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共纳入 56 例 DR 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安慰剂和羟苯磺酸钙 1500 mg/d 治疗 3 个月,结果发现羟苯磺酸钙组毛细血管脆性值显著下降,提示羟苯磺酸钙对 DR 患者毛细血管结构有明确的益处。

伊文思蓝是血管渗透率的指标,在动物试验中发现,羟苯磺酸钙可以阻止伊文思蓝从毛细血管中渗出,从而起到保护微血管的作用。

后玻璃体穿透率(PVPR)是反映 BRB 通透性的可靠指标。2006 年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 194 例 T2DM 合并早期 DR 患者,应用安慰剂或羟苯磺酸钙 2000 mg/d 治疗 24 个月,发现早期 DR 患者经羟苯磺酸钙治疗 24 个月可以显著降低 PVPR,降低血管通透性,稳定 BRB。对于早期 DR 患者无论血糖控制水平如何,加用羟苯磺酸钙均可改善 PVPR。研究还表明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 DR 患者可以延缓眼底微动脉瘤生成,减少出血,改善 DR 分级水平,延缓 DR 进展。

一项德国的研究纳入 34 例糖尿病患者予以羟苯磺酸钙(1000~1500 mg/d)治疗 18 个月,76 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延缓激光治疗的时间。

视力敏锐度是评价患者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项 Meta 分析纳入了 552 例非增殖期 DR 患者,发现羟苯磺酸钙可以显著改善视力敏锐度。

羟苯磺酸钙主要以原形双通道排泄,肝肾负担轻,约 50% 通过粪便排泄,约 50% 通过尿液排泄。中国 1 型糖尿病指南也推荐羟苯磺酸钙用于 DR 改善微循环。

对于 DR 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活在光明之中。

现场问题:

  • 对于已经开始激光治疗的患者,是否羟苯磺酸钙有辅助治疗作用?

  • 对于增殖性的 DR 患者,是否应该继续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

  • 在临床上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后,可以用哪些指标评估疗效?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孔宇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