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数是可适用于单药起始治疗的,而其中新诊断的高血糖患者则可选择联合起始方案。那么对于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中可以单药起始治疗的患者,应选择哪种药物呢?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T2DM 患者单药起始的首选药物。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丰富的经验证实了它良好的控糖作用。
研究发现: 二甲双胍在外周组织中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肝脏是二甲双胍主要的降糖靶点,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分解,从而减少肝糖输出;同时还可以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目前最新的降糖机制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提高肠促胰素 GLP-1 的水平,GLP-1 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同时改善患者的体重。二甲双胍通过多种作用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有效控制 HbA1c 的稳定。
发表在 1995 年 New England 杂志上的 DeFronzo 经典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甲双胍单药组 HbA1c 降低幅度为 1.8%、FPG 降低幅度为 3.2 mmol/L、PPG 降低幅度为 4.0 mmol/L。证实了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及 HbA1c 水平。
在亚洲人群中,日本曾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在非肥胖的 T2DM 患者中长期控制血糖的疗效。213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连续服用二甲双胍超过 1 年,根据 BMI 分为肥胖组(BMI ≥ 25 kg/m2,n = 105)和非肥胖组(BMI<25 kg/m2,n = 108)。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在两组中降糖疗效没有差别。同样在我国新诊断 T2DM 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中也证实无论是正常体重、超重还是肥胖患者,二甲双胍均可降低 HbA1c 1.80% 左右,疗效不受 BMI 影响(P = 0.664)。
最新的首次在中国 T2DM 患者中采用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的试验评价了二甲双胍与 DPP-4 抑制剂在起始单药中的疗效。此 RCT 研究证实单药二甲双胍降糖疗效强于 DPP-4 抑制剂。同时汇总国内外的资料显示二甲双胍单药可降低 HbA1c1%-2%,疗效优于其他多种口服降糖药物。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口服降糖药中:二甲双胍的心血管获益证据最充分且一致。在 UKPDS、HOME 研究以及 2013 年发表的 SPREAD 等研究虽然研究的设计不同,但最终均证实了二甲双胍对于心血管安全性的获益。
中国 T2DM 患者的研究显示,相比起始首选其他口服降糖药,首选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后,日后改变治疗方案启动联合其他降糖药的比例最低。
1997 年的 Garber 剂量效应研究,旨在评估 T2DM 患者二甲双胍不同治疗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451 名患者随机接受二甲双胍 500 mg/d、1000 mg/d、1500 mg/d、2000 mg/d、2500 mg/d 或安慰剂。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各研究剂量的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降低 HbA1c。以二甲双胍 2000 mg/d 最为显著,即二甲双胍最佳降糖疗效出现于 2000 mg/d 时,因此 2000 mg/d 是二甲双胍的最佳有效剂量。
在 UKPDS 研究结束后再继续随访 10 年,其中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均大于 2000 mg/d,各临床终点(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在 1997 年研究结束时的常规随访中下降幅度均超过 30%,后随访 10 年至 2007 年相对风险下降幅度也近 30%。
前面提及的 Garber 剂量效应研究中的安全性数据显示,二甲双胍使用剂量为 500 mg/d 时,无患者因消化系统紊乱而停药,使用剂量在 1000-2000 mg/d 范围内时,因消化系统紊乱而停药的患者比例相近。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相比 1000 mg/d,使用 2000 mg/d 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而胃肠道反应却并未增加。
二甲双胍的血浆半衰期 5.1 小时,但它同时分布于红细胞储藏室,使得全血消除半衰期达 17.6 小时,所以二甲双胍 1000 mg bid 也可以维持 24 小时有效血药浓度。
基于多项循证医学数据,2014 版和 2016 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对二甲双胍治疗 T2DM 的单药起始推荐为: 二甲双胍的起效最小剂量是 500 mg/d;二甲双胍的成人最大推荐剂量是 2550 mg/d;二甲双胍的最佳有效剂量是 2000 mg/d。
即使目前新药迭出,二甲双胍仍是 T2DM 治疗的一线首选用药。
现场提问:
心力衰竭的患者是否是格华止使用的绝对禁忌证?
糖尿病患者尿酮体阳性是否可以使用格华止?
乙肝病人是否可以使用格华止?肝酶升高至多少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