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低血糖相关性心律失常

2014-05-21 10:06 来源:丁香园 作者:rabbit0487
字体大小
- | +

2008年,由于意外出现受试者的高死亡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前终止了其资助的强化降糖的ACCORD试验。总体研究结果表明,与糖化血红蛋白标准目标值7.0%相比,通过强化降糖治疗,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导致这些受试者全因死亡率上升22%,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上升35%。

事后分析,ACCORD忽视了几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快速下降、胰岛素使用剂量的增加、体重的增长,以及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然而,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Heller教授在MedPageToday中指出,由于没有监测夜间血糖,甚至没有意识到低血糖反应的出现,这些分析中不包括夜间低血糖事件。

为了解夜间低血糖与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Heller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将这一成果发表在2014年5月出版的Diabetes杂志上。

该研究人群是25名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均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已经接受了至少4年的标准胰岛素治疗(一天两次)。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以及基线心电图上显示永久性房颤或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除外。

所有患者在不影响日常生活及治疗情况下,接受了5天的12导动态心电图及连续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研究发现,2323小时中,总共有134个小时的低血糖记录,1258小时的正常血糖记录。大多数患者夜间低血糖发作时没有明显症状。相对于血糖正常患者,夜间低血糖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升高八倍,且夜间低血糖发作时,心房异位活动的发生率也升高四倍。

研究者还分析了11例患者20次白天低血糖和10例患者的14次夜间低血糖,发现低血糖持续时间及程度存在昼夜差异。白天低血糖发作平均持续时间是62分钟,夜间低血糖发作平均持续时间是170分钟,且夜间血糖更低(1.9-2.8mmol/L)。34次低血糖中,只有3次有临床症状。

夜间低血糖发作时,研究人员发现每次血糖降到最低点时,都会发生短暂的心动过速,随后40-50分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因此心动过缓的发生可能与交感神经激活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鉴于低血糖的高发生率、低血糖与心律失常相关,以及ACCORD强化降糖研究中死亡率的升高,对于患者及医疗工作者来说,血糖控制的目标值应该个体化,避免出现严重低血糖以及低血糖所导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rabbi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