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炎症反应是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白细胞总数已被证明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然而,白细胞分类计数与糖尿病的关系很少受到关注。
为此,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Carlos Lorenzo教授及其团队调查了糖尿病发生风险与白细胞分类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和亚临床炎症反应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01月的Diabetologia杂志上。
该研究中,在866例年龄40-69岁的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受试者5年随访后, 确定其中新发糖尿病患者。通过频繁取样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量胰岛素敏感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呈独立相关;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呈独立负相关。5年随访过程中,共有138例受试者(15.9%)发生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最高三分位与最低三分位相比,发生糖尿病的人口因素校正ORs值有显著差异。
单核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发生无关。而在进一步校正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和吸烟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糖尿病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不再有统计学意义;但淋巴细胞计数的最高三分位与最低三分位相比,发生糖尿病的ORs值仍有意义。胰岛素敏感指数(而不是C反应蛋白)可更好的解释淋巴细胞计数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提示,淋巴细胞计数与糖尿病发生相关, 并且是几种主要的白细胞类型中与糖尿病发生相关性最强的,胰岛素敏感性(而不是亚临床炎症反应)可部分解释这种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