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4抑制剂有望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大显身手”

2014-01-14 13:16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中国拥有沉重的“甜蜜负担”——目前糖尿病患者数已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前驱糖尿病的比例更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内,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然而,中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却不到40%。

1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默沙东肠促胰岛激素论坛”上,多位国内内分泌领域专家认为,随着国内外更多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西格列汀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将在未来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大显身手”。
 
DPP-4抑制剂跻身《指南》二线治疗药物
 
目前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五大类三个类型。近年来,基于肠促胰岛激素独特生理机制而研发的创新口服降糖药物DPP-4(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因其强效降糖、保护胰岛功能、可能延缓疾病进程、安全性良好等治疗优势而备受关注。刚刚发布的《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对药物治疗路径做了修改, DPP-4抑制剂正式跻身为二线治疗药物。
 
在此次论坛上,专家们对DPP-4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寄予厚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表示:“近年来,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和治疗管理策略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国内外更多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继续验证这类药物的降糖疗效、安全性及终点事件获益,可以预见,以西格列汀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将在未来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引领治疗新趋势。”
 
这位专家同时表示,鉴于2型糖尿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单药往往很难达到持续降糖的作用。随着病程进展,往往需要多药联合,尤其是机制互补的药物联合。“从国内外共识和指南的更新情况看来,DPP-4抑制剂已经被提高到了二线治疗药物,甚至在某些推荐的治疗流程中可以考虑作为与二甲双胍并驾齐驱的一线治疗药物。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早期联合治疗,两者机制互补,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对亚洲人群中的疗效更有优势
 
糖尿病大国形势严峻!在此次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分享了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新数据: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研究结果,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约有1.139亿名糖尿病患者 。
 
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大约为50.1%,即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另外,由于疾病知晓率、诊断率低,多数糖尿病患者病程短、控制不佳。“在10年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是中国卫生系统的巨大挑战,预防并发症应该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然而,现有糖尿病治疗方案面临多种挑战:如胰岛β细胞功能不断衰竭,降糖药物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和患者体重增加,以及继发性药物失效等。
 
与西方人群不同的是,中国血糖代谢异常人群β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更为突显。因此,在病程早期纳入保护β细胞功能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可能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血糖控制。DPP-4抑制剂是一新型的通过促进胰岛分泌而发挥强效降糖作用的药物,同时有研究显示此类药物促进胰岛β细胞的再生,恢复胰岛时相型分泌胰岛素,优化胰岛功能,从而有效缓解疾病进展。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这类新药在亚洲人群中的疗效可能比在西方人更强、更有优势。
 
 此外,在安全性上,一项由中国人参与的临床研究显示,在服用一定剂量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捷诺维)之后,可使得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4个百分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可以有效降低,更重要是低血糖反应非常少。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和二甲双胍药物合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长玉教授指出:“DPP-4抑制剂能帮助患者在有效降糖的同时,降低低血糖的风险,且服药方便,补充了现有糖尿病治疗上的局限。通过现有几个大型研究,其安全性得到确认,这是DPP-4抑制剂在指南中地位提升的基石。”
 
《2013 CDS肠促胰素共识》:DPP-4对中国人有效
 
目前,已有多种DPP-4抑制剂药物在中国上市,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指出:“不同的DPP-4抑制剂虽然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可是其疗效上基本相似。”
 
根据《2013 CDS肠促胰素共识》的数据,在药代动力学方面,西格列汀的半衰期长,为12.4h。在代谢方面,西格列汀无显著代谢效应,只有16%被代谢,其他经肾脏原型清除。而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均要经肝脏代谢。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DPP-4抑制剂直接的显著差异: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每日1次服用,维格列汀每日2次使用;西格列汀可用于清、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或轻度(普遍适用)、中度(1/2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1/4剂量)患者。
 
降糖效果方面,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西格列汀单药治疗能使HbA1c降低1.0%及1.4%。亚洲18周单药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西格列汀有效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平均降低亚洲人群空腹血糖(FPG)1.7mmol/L(P<0.0001),西格列汀平均降低亚洲人群2h餐后血糖(PPG)3.1 mmol/L(P<0.0001) 。
 
新一代药物蓄势待发
 
第一个列汀类药物——西格列汀于2006年10月被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后,七年来已成为上市后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新药之一,也是历史上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最快的新药。2009年,西格列汀在中国被批准用于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单药治疗。
 
西格列汀的巨大成功也获得了医药科技界的广泛赞誉,并获得了2007年度的“爱迪生奖”和“盖伦奖”——前者是美国发明领域里的大奖,用以表彰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创新和发明;后者誉为制药界的“诺贝尔奖”。
 
为了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以默沙东为代表的制药企业在西格列汀上市之前就开始了复方制剂的研发,以期获得与其它糖尿病药物的互补和增效。经过临床验证之后,捷诺维和二甲双胍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捷诺达于2007年4月在美国和欧盟上市,目前已经在50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捷诺达于2013年初开始进入中国,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默沙东中国科学事务执行总监周云平博士总结:“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类药物都会是研究的重点,可能会研发出一周仅需服用一次的药物,或者单个药片含有两种或以上有效药物成分的药物,进一步增加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编辑: 梦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