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不要忽略这类特殊糖尿病

2019-08-09 21: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幽
字体大小
- | +

病例分享:

患者女性,56 岁,既往无糖尿病史。因为肺部疾病每天早八点口服强的松 20~30 mg,半年后出现口渴、多尿、多饮等症状,查空腹服血糖 7.8 mmol/L、 餐后 2 h 血糖 14.3 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否认糖尿病家族史。糖化血红蛋白 9.45%,尿糖++,其他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

考虑到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因此,被诊断为「类固醇性糖尿病」。

什么是类固醇性糖尿病?

类固醇性糖尿病(SDM)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既往无糖尿病史,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并达到糖尿病标准。

为什么糖皮质激素会导致糖尿病?

第一, 糖皮质激素会拮抗胰岛素降糖效应。主要机制有:

1)促进肝脏中的糖原异生。

2)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3)糖皮质素增强了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等其他升糖激素的作用。

第二,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机体本身对胰岛素降糖的敏感性,造成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

第三,糖皮质激素造成胰岛细胞功能减退,使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

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 起病较快。既往无糖尿病史的人群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平均 2 周~3 周内可出现糖耐量异常;

2 尿糖值与血糖值的不成比例。由于糖皮质激素减少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结果肾脏排糖阈值降低了,故而可导致尿糖值与血糖值的不成比例;

3 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一。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它安全有效,并能增加免疫,预防感染。但每个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反应不一, 部分病人需要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方可有效控制血糖;

4 可逆性。类固醇糖尿病具有部分可逆性,停止适应激素后, 多数病人的高血糖能够渐渐缓解。

5 容易误诊。由于类固醇性糖尿病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易漏诊。部分患者出现多饮多食、饥饿感,常常被误认为是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而忽视;

类固醇糖尿病血糖特点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点是:
(1) 血糖是以餐后增高为主,尤其是下午-睡前血糖难以控制;

(2) 空腹血糖多为正常或轻微增高,甚至出现低血糖。

(3)相对于普通 2 型糖尿病患者,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 24 h 血糖水平波动更大,且在常规综合治疗时往往血糖水平控制不佳。

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1 严格掌握激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充分权衡患者的获益与存在的风险,选择最合理的激素种类和给药方式。一旦确诊类固醇性糖尿病,应根据病情需要,减少激素剂量或停用。

2 加强血糖监测。

1)服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应该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糖。

2)空腹血糖 >6. 1 mmol/L 者,每日测空腹血糖;

3)空腹血糖>8. 3 mmol/L 者, 隔日测空腹及 (午) 餐后 2 h 血糖。

4)在进行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若血糖稳定可以隔日测血糖,血糖不稳定者需要每日检测空腹、餐后及睡前血糖。

3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控制血糖,当经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达标,再考虑降糖药治疗。

4 药物干预: 血糖>10 mmol/L 时,应考虑开始药物干预。胰岛素是治疗类固醇性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根据胰岛素不同的种类及模式,选择合适方案。

类固醇性糖尿病在临床工作中虽然不如 1、2 型糖尿病多见,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将不利于病情控制,且易并发各种感染,严重者甚至发生各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医生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尿糖和血糖,关注餐后血糖,尤其是午餐后及晚餐后血糖,避免发生漏诊误诊,尽可能减少激素的用量,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毛莉华,庄鵷,吴晞. 对类固醇糖尿病临床特点的护理观察. 上海医药 2012 年第 33 卷第 11 期(6 月上)

2 付鸿玉,唐海燕,刁迎斌. 40 例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 年第 22 卷第 9 期

3 魏靖.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年 9 月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