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整视频,参与有奖答题,请戳我 >>
人体进食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会呈双时相分泌,早时相分泌出现在进食后不久,持续约 30 min,30 min 以后为晚时相分泌。而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所以恢复早相胰岛素分泌就可遏制糖代谢紊乱的病理核心,打响降糖战斗第一枪。
目前降糖药物有纠正胰岛素抵抗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改善胰岛素分泌缺陷类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DPP-4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胰岛素替代治疗;还有其他类型药物如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 抑制剂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胰岛素促泌剂的进化史。
一、传统的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不足?
磺脲类药物与 SUR1 结合慢、解离慢,因此难以纠正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疗效相对较差。而且磺脲类药物作用时间长,非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容易诱发低血糖(例如在空腹时和两餐之间),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中。
二、新型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优势?
1. 分子构效的演变: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的主要结构为磺脲基团+氯茴苯酸;瑞格列奈是在磺脲基础上改造的,具有氯茴苯酸基团,为不带磺脲基团的格列本脲,可称为半磺脲结构;而米格列奈的分子式中不含磺脲结构,属于真正的格列奈类药物。
2. 胰岛素分泌曲线的演变:格列本脲为晚相促泌,存在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低血糖等的风险;瑞格列奈为早相促泌但有拖尾,仍存在一定的低血糖风险;米格列奈为早相促泌,更类似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
3. 药代动力学的演变:瑞格列奈依赖肝 P450 酶系 CYP2C8、CYP3A4 代谢,与 P450 抑制剂类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升高;米格列奈主要经 UGT1A9 和 UGT1A3 代谢,极少量经 CYP2C9 代谢,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少。
4. 低血糖风险的不同:研究发现,磺脲类药物和瑞格列奈的低血糖风险高于安慰剂,米格列奈的低血糖风险与安慰剂相近。
三、米格列奈的临床表现如何呢?
米格列奈恢复生理模式早相胰岛素分泌,具有「快开-快闭「的特性,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无拖尾。且米格列奈与β细胞 SUR1/Kir6.2 受体的选择性与亲和力相比于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要高。那么米格列奈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呢?下面一组研究结果告诉你。
1. 一项安慰剂对照、双盲的 III 期临床研究显示,米格列奈可显著降低餐后 1 h、2 h 血糖;
2. 日本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性研究显示,加用米格列奈可显著促进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 T2DM 患者的餐后胰岛素释放,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
3. 一项随机、双盲研究显示,米格列奈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 1.11%,而那格列奈降低 HbA1c 达 0.76%;
4. 一项以瑞格列奈为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的降糖疗效相似,且米格列奈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瑞格列奈;
5. 日本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米格列奈治疗老年 T2DM 患者(≥ 65 岁)的低血糖发生率与<65 岁人群无明显差异。
6. 一项前瞻性、开放性研究显示,米格列奈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 T2DM 患者的 HbA1c 和空腹血糖,且未观察到低血糖、肝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反应。
所以,米格列奈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其特点使其在治疗慢性肾病或低血糖风险高的 T2DM 患者中优势显著,可作为老年人的最佳促泌剂选择。
小结:
1. 恢复早相胰岛素分泌、遏制糖代谢紊乱的病理核心至关重要
2. 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之后的首选联合用药是胰岛素促泌剂
3. 磺脲类促泌剂刺激晚相胰岛素分泌,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
4. 米格列奈是新型、速效、生理模式促泌剂,低血糖风险较低
互动问题:
1. 米格列奈随餐服用,对于三餐不规律的患者也适用吗?两餐间隔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2. 格列奈类药物的心血管风险如何?糖尿病合并心梗的患者可以使用吗?
3. 米格列奈对空腹血糖的控制是否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