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Thorac Surg:同济大学陈昶等成功建立NSCLC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风险评估模型

2013-08-07 17:46 来源:丁香园 作者:萧弈
字体大小
- | +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肺切除术后的一项严重并发症。然而至今仍没有可靠的风险因素来预测肺NSCLC患者全肺切除后BPF的发生率。为此,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肺科医院胸外科的陈昶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辅助化疗以及糖尿病和年龄≥70岁,分别是术后发生BPF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次要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了预测BPF发病率的临床风险评估模型。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6月18日的《胸外科年鉴》(Ann Thorac Surg)上。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至2012年接受全肺切除的684例NSCLC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对BPF发生率进行评估,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发生BPF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主要危险因素2分,各次要危险因素1分建立术后发生BPF的评分系统,以此建立预测BPF发病率的临床风险评估模型。
 
研究结果发现,BPF的发病率为4.4%(30/ 684例),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发生BPF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三个,分别是新辅助治疗、糖尿病、年龄在70岁或以上,其中辅助化疗为主要危险因素(2分),糖尿病和年龄≥70岁为次要危险因素(1分)。684例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早期BPF发生率分别为低风险组(0或1分)2.4%,中等风险组(2分)18.2%,高风险组(≥3分)58.3%。
 
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该模型可以估算出全肺切除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发生BPF的风险,且对于早期和晚期BPF的预测相对独立。如果能在更多的研究中得到验证,该模型将有助于对需要术前进行干预(肠外营养,控制血糖水平,氧气治疗,并加强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shenjianf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