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低血糖防治?

2017-12-05 22:11 来源:丁香园 作者:优优行医
字体大小
- | +

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状态;血糖降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糖症。

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 ≤ 3.9 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

临床表现

低血糖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可因不同病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多样化。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症状

体征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饥饿感、流汗、焦虑不安、感觉异常、心悸、震颤

面色苍白、心动过速、脉压增宽

神经低血糖症状

虚弱、乏力、头晕、头痛、意识模糊、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视物模糊、复视

中枢性失明、低体温、癫痫发作、昏迷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因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 而表现为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 现象)。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临床中以糖尿病药物治疗引起的低血糖最常见,亦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制约因素,下面将对其重点讲述。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以及 GLP-1 受体激动剂均可引起低血糖。其他种类的降糖药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但其他降糖药与上述药物合用也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分类

1. 严重的低血糖

严重的低血糖:出现意识丧失,需要他人协助给予碳水化合物、胰血糖素等纠正低血糖。血浆葡萄糖浓度在发病时可能测不出,但神智苏醒后血浆葡萄糖水平可恢复正常。

2. 症状性低血糖

症状性低血糖:在发病期间有低血糖典型症状,同时伴随着测量血浆葡萄糖浓度 ≤ 3.9 mmol/L。

3. 无症状低血糖

无症状低血糖:没有低血糖症的典型症状,但测量的血糖浓度 ≤ 3.9 mmol/L。

4. 可能的症状性低血糖

可能的症状性低血糖: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未行血浆葡萄糖测定,只是推测的血浆葡萄糖浓度 ≤ 3.9 mmol/L。

5. 假性低血糖

假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的典型症状。但测量血糖浓度>3.9 mmol/L 或接近这一水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一般情况下,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合理应用降糖药物:过量使用降糖类药物,或盲目加大药量,以及在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进食过少或者根本不进食。病情减轻后不监测血糖,未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从而引发低血糖。

2.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一般都比较紊乱,容易呕吐腹泻,热量摄入不足,而发生低血糖。

3.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心、肾功能不全,降糖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低血糖。

4.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同时服用的药物如磺胺药、H2-受体拮抗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可增强降糖药物的作用,可诱发低血糖。

5. 老年人激素调节能力比较差,当血糖较低时不能及时分泌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各种提升血糖的激素,同时肝糖原储备不足使老年糖尿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6. 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老年人盲目相信一些中成药和保健品,而这些药品中含有的磺脲类降糖药却极有可能成为了低血糖的罪魁祸首。

此外,发作时间方面:由于老年人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在夜间急速下降,相对于非睡眠时间,其肾上腺素对低血糖反应较低,且睡眠时对自主神经症状的反应也比较迟钝,因此,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多发生于夜间睡眠时间。

低血糖的处理

屏幕快照 2017-12-05 下午3.51.12.png

(点击查看大图)

静脉给予葡萄糖,应该小心谨慎,传统的一次给予 40 ml 50% 葡萄糖的疗法,其葡萄糖浓度大,对组织毒性较大。且重要的是给予葡萄糖的总量。近年来认为 100 ml 25% 的葡萄糖,甚至 150~250 ml 10% 的葡萄糖更安全一些。

低血糖的预防对策

1.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2. 患者应定时定量地饮食,只有在准备好适量的食物后才能服用降糖药,若进食过少或有腹泻、呕吐症状发生时,要及时进行相关处理,以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 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 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因此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5. 患者在口袋或随身携带的包里面准备一些糖果、饼干、巧克力等应急食物,一旦有低血糖症状的发生时,要立即服用这些食物以及时调节血糖浓度,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6. 反复发生低血糖者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或适当调高血糖控制目标。

总之,低血糖是糖尿病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低血糖发作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心律不齐、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心肌缺血。我们必须意识到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带来的坏处往往会破坏掉长期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带来的益处,因此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ADA.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ENDO,The EndocrineSociety.Hypoglycemia and Diabetes:A Report of a Workgroupof the American Diabc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ndocrineSociety[J].Diabetes Care Apr15.2013.

[2]Philip E,Cryer,Lloyd Axelord.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Hypoglycemic Disorders: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94(3)2009:709-728.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28(8):619-623.

[4] 陈大慢. 老年人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时策. 中外医学研究.[J].2012.10(36):14l-142.

[5] 陈璐璐, 王文一. 重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低血糖事件 [J]. 临床内科杂志,2012,29(9):581-583.

编辑: 董玥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