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富教授:餐后血糖对于 HbA1c 优化达标的重要性

2017-04-19 20:26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调查研究显示亚洲国家T2DM的患病率大幅增加。相对欧美而言,亚洲患者肥胖程度较轻,此外还有短期内大量增加、早发等特点。

亚洲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正常人体血糖代谢情况分为餐后状态(2~3h)、吸收状态(5~6h)和空腹状态。“真正”的空腹状态只开始于吸收后状态结尾,因此人体餐后状态约占全天2/3的时间。研究显示在糖尿病自然病程中,餐后血糖(PPG)异常先于空腹血糖(FPG)异常出现。而中国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新诊断患者,更是表现为PPG升高。

一项杨文英教授牵头的纳入2007~2008年中国14个省和直辖市共46239例20岁以上成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测定空腹及2小时血糖水平,结果显示成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高血糖占46.6%。

餐后血糖升高的危害

1999年发表于The Lancet的DECODE研究表明,全因死亡危害比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上升而明显升高。

多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餐后高血糖可增加冠状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肿瘤相关死亡风险,且与视网膜病变风险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一项回归分析显示氧化应激与HbA1c并无明显相关,而只与平均血糖波幅(MAGE)和餐后血糖升幅线性相关。

餐后血糖与HbA1c的关系

通过回顾既往循证可以看到,餐后血糖对HbA1c达标的贡献度较大。与西方人群相比,中国人群餐后血糖对HbA1c达标的贡献更为突出。

一项纳入164例HbA1c≥7.5%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HbA1c达标率与FPG和PPG均相关,但FPG达标时仅64%的患者HbA1c达标,而PPG达标后有94%的患者HbA1c也达标。

控制餐后血糖的优选治疗方案

继2007年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明确提出餐后血糖重要性后,2011年该指南更新再次进行了强调。指南指出若餐后血糖升高,药物治疗应考虑选择针对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

2014年发表于中华糖尿病杂志的CHINA Diastage研究表明:我国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达标率仅过半。同年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推荐预混胰岛素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另一项纳入97例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的交叉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LM25)联合二甲双胍组或每日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16周后两组交叉,旨在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血糖的控制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相似,但预混胰岛素的降糖疗效优于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提出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

1. 每日1次方案

适用于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

可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低预混人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中预混人胰岛素。以0.2u/(kg.d)为起始剂量晚餐前注射,可根据患者情况作适当调整。

2. 每日2次方案

适用人群为:(1)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2)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9.0%的患者;(3)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HbA1c≥7.0%而空腹血糖已达标的患者。

可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低预混人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中预混人胰岛素。前2种适用人群可以0.2~0.4u/(kg.d)或10~12u/d为起始剂量,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第3种适用人群可将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以1:1.3的比例进行剂量转换,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3. 每日3次方案

适用人群为:(1)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2)血糖控制不达标,需要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但不愿接受该治疗方案的患者。

可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第1种适用人群的起始剂量为早晚餐前等剂量转换,午餐前加2~4u或每天胰岛素总量的10%(可能需要减少早餐前的剂量2~4u)。第2种适用人群的起始剂量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总结来说,中国T2DM患者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餐后血糖达标有助于提高HbA1c总体达标率。与基础胰岛素相比,预混胰岛素可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PP-LD-CN-0063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许佳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