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低血糖 有「坑」请绕行

2017-02-28 09: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乃佳
字体大小
- | +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如何处理?很简单,要么吃点碳水化合物,要么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等血糖升高,就行了呗。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如果疏忽大意,很可能入「坑」!

我所遇到的「坑」,是发生在患者刘爹爹身上的。65 岁的刘爹爹得了十多年糖尿病,此次是因双足麻木疼痛,疑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入院的。他的基础疾病还包括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平时控制都还不错。血糖控制方案为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阿卡波糖,未监测血糖。

做完体格检查,我觉得刘爹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可以成立,可以按此诊治,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血糖控制情况。

当我坐在电脑前开医嘱时,走廊上的护士突然喊起来:「徐医生,刘爹爹现在的血糖是 2.9 mmol/L!」我立马冲到病床前,原来护士常规检查刘爹爹的随机血糖后,发现了低血糖,但是刘爹爹压根没有不适。

「赶紧给他口服 50% 葡萄糖 40 mL!」我对护士下了口头医嘱。护士很快拿来糖水。刘爹爹喝完糖水,按照指南推荐的要求,15 分钟后复查血糖为 4.8 mmol/L。我随口问刘爹爹:「午饭是不是吃少了,或者午饭后运动量太大?」刘爹爹说和平常没有区别,于是我没有多想,安心开医嘱、写病历了。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正是下午五点多,急诊科突然来电话,那边的医生很焦急:「徐医生,麻烦过来一下,你们科的患者晕倒了!」我的心一紧,马不停蹄地赶往急诊科。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躺在急诊科病床上的居然是刘爹爹!

问清原委,我才得知,刘爹爹在低血糖纠正后,想去超市买点东西,谁知走到医院门口,人就瘫软在地,意识也有些模糊。急诊科的医生合力把刘爹爹抬到急诊科,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再查指尖血糖,1.8 mmol/L!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刘爹爹恢复了意识,同时持续静滴葡萄糖注射液,血糖稳定在 5.8~12 mmol/L。

我们又给刘爹爹做了颅脑核磁共振,排除了急性脑血管意外。所有矛头指向了低血糖,它才是刘爹爹发病的罪魁祸首。

可是,之前我已经纠正了他的低血糖,怎么又反复发作呢?

来看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因素,如药物过量、给药时间不当或剂型错误;(2)饮食因素,如禁食、大量饮酒;(3)运动因素,如运动过度;(4)疾病因素,如肾功能不全引起胰岛素清除能力降低,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引起对抗低血糖的防卫机制减弱,再如某些肿瘤性疾病(胰岛素瘤等)。

因刘爹爹平时较少监测血糖,所得资料有限,所以我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排查。最后发现了三个「坑」:

(1)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

(2)有糖尿病肾病,轻度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清除率下降;

(3)追问病史,患者近一月服用某降糖保健品,不排除其中含有口服降糖西药,尤其是长效类药物格列苯脲。

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刘爹爹的低血糖反复发生,并且要依赖持续葡萄糖静滴维持血糖了。在停用甘精胰岛素和保健品后,刘爹爹未再发生低血糖。

如果我当时问诊再仔细一点,再琢磨一下低血糖的原因,多监测几次血糖,也许我就不会「入坑」了。

关于低血糖的诊治流程,2013 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经详细阐述,其中提到,注意长效磺脲类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长。2012 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也强调,上述情况下需进食较多点心或进餐,并连续监测血糖。某些低血糖所致意识障碍的患者,意识恢复后还要连续监测 24~48 小时血糖。另外,别忘了必要时,持续静滴葡萄糖注射液,以防低血糖反扑。

作者 | 徐乃佳,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编辑: 张开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