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研发速度的加快,新的降糖药物层出不穷,可是有些药物却老而弥坚。这里不得不提及二个代表性药物:胰岛素和二甲双胍。
胰岛素是迄今最强的降糖药物,有研究显示胰岛素单药治疗的最大 HbA1c 下降值可达 -3.5%,二甲双胍和磺脲类紧跟其后,均为 -2.0%,其他降糖药则更为居后。临床上,胰岛素的实际最大 HbA1c 下降值远远超过 -3.5%,甚至有 HbA1c 从治疗前 20% 降至治疗后 7% 的案例。由于胰岛素没有剂量上限、降糖效果强、可用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随着对其认知度的提高,中国 2 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治疗比例从 1998 年的 24.4% 上升到 2006 年的 48.8%。
可是 2015 年一项研究显示中国 T2DM 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率却不足 1/3。为什么?事实上没有一个药物是完美无缺的。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胰岛素治疗效果,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还会导致低血糖、体重和心血管风险增加。胰岛素所面临的抉择是单兵作战还是组队作战。组队的话,哪个药物更配合默契呢?毕竟谁都不希望碰到猪队友。
说到这里,就要请出二甲双胍了。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同时针对 T2DM 的两大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胰岛素可补充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二甲双胍则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互补使降糖效能提高,胰岛素剂量下降,从而减少相应风险。
HOME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较之单纯胰岛素治疗的胰岛素日剂量减少近 20 IU,而降糖疗效更佳( HbA1c 7.9% vs. 7.5%),体重增加更少(相差 3.07 kg),低血糖风险更小,大血管事件相对风险降低 40%。另一项研究表明,较之单纯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减少。故而,二甲双胍是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其实,二甲双胍这个队友是有「背景」的。它是我国 T2DM 指南(2013 版)推荐新诊断患者的首选用药,在耐受性良好且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贯穿整个病程使用。此外,初发高血糖患者(HbA1c>9.0% 或 FPG>11.1 mmol/L)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后也可改用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药治疗。
这两个药物的联合使用获得 IDF、ADA/EASD、CDS 多个学术机构推荐,在指南中提及。医学领域这个大舞台,看的不是热闹而是循证。能够摆事实讲道德的「明星组合」,你会不会追呢?
想知道更多信息,请观看郭晓蕙教授专家讲堂。附现场提问:
提问 1:二甲双胍一天一次和一天四次都可以服用,会否出现药物蓄积?
提问 2:二甲双胍的增敏机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