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新教授:低血糖可致多系统损伤 须密切关注降糖治疗安全性

2016-06-12 16: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开平 许倩
字体大小
- | +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疲惫、虚弱、饥饿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心悸和颤抖。严重低血糖或低血糖未能及时救治甚至能导致患者死亡。

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降糖药物的使用,而一直以来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一大障碍。

第 76 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16)对低血糖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密切关注了 ADA2016 大会上有关低血糖的最新进展,并在会议现场就低血糖等问题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

ccvideo

低血糖可致多系统损伤,葡萄糖再灌注亦可造成损伤

郭教授分享道,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一个严重障碍,今年的 ADA 年会内容分为 8 大板块,第一个板块便是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而低血糖又是第一个板块中首先展现的内容,在大会口头发言和专题讲座中也有很多有关低血糖的内容,足见大会对低血糖的重视。

从 ADA2016 大会的研究来看,目前糖尿病领域有关低血糖的研究覆盖的方面非常广。包括低血糖对脑部神经传导、对大脑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影响,应用功能核磁、示踪技术来观察神经信号的传导及脑部功能核磁的变化,低血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低血糖对心律失常对 QT 间期的影响,有感知与没有感知的低血糖发生时脑部神经元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差异等等。

另外,低血糖和低血糖救治过程当中,给予葡萄糖再灌注而出现的再灌注脑损伤可能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切点也不明确,许多研究与探索都在进行中。

关注低血糖需特别关注夜间低血糖

研究显示,夜间是低血糖发生的高风险时间,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有可能引起更多或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导致 ST 段的下移和心电图中 QT 间期延长等。

郭教授谈道,此次大会提出 Night time is the worst time,特别强调了夜间低血糖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 1 型糖尿病的夜间低血糖。

把控药物的低血糖风险,密切关注降糖治疗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不同药物引起低血糖发生风险的不同,对于低血糖高风险的药物,在使用时就要密切关注和观测低血糖。在联合治疗、治疗转变时,也要重点关注低血糖。

另外,研究显示密切的血糖监测可帮助发现更多的低血糖。

以上研究都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密切注视可能引起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密切关注降糖治疗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糖化血红蛋白也就是超越血糖控制,真正使患者全面受益。

本文由张开平整理自郭立新教授对丁香园提问的回答

活到老学到老,做与时俱进的医者:只需关注 ADA2016-丁香园专题报道

编辑: 张开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