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及全身,包括微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和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脏病变
20%~40%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它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1.诊断分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肾体积增大
Ⅱ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间断微量白蛋白尿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Ⅴ期:肾衰竭期
2.筛查
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每年都应做肾病变的筛检:
尿常规(检测有无尿蛋白);
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如结果异常,则应在 3 个月内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
血肌酐浓度(计算GFR);
确诊前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必要时行肾穿刺病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是导致 20~74 岁成人新发失明的最常见病因,可出现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黄斑水肿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02 年)
病变严重程度 |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 无异常 |
轻度非增殖期(NPDR) | 仅有微动脉瘤 |
中度非增殖期(NPDR) | 微动脉瘤,存在轻于重度 NPDR 的表现 |
重度非增殖期(NPDR) | 出现下列任何一个改变,但无PDR表现 1.任一象限中有多于 20 处视网膜内出血 2.在两个以上象限有静脉串珠样改变 3.在一个以上象限有显著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
增殖期(PDR) | 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 |
糖尿病神经病变
近 60%~90% 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十年内会发生神经病变,其中 30%~40% 的人无症状。
1.筛查方法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震动觉减弱或消失;10 克尼龙丝压力觉异常;针刺和温度觉减弱;卧立位收缩压差超过 30 mmHg。
2.诊断
密西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3-6 月随访一次) >2 分为异常 | |
足外观 正常 0 分 不正常 1 分(畸形、干燥、胼胝、感染、裂口) 有溃疡再加 1 分 | 踝反射和大脚趾震动觉 正常 0 分 减退 0.5 分 消失 1 分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
当患者 50 岁以上、运动时出现小腿症状或运动功能下降、小腿血管检查异常时须进行筛查。
治疗方面,对于伴间歇性跛行者鼓励常规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时间 3~6 个月以上);如果有下肢动脉闭塞,考虑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
糖尿病足
常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引起。它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而严重的并发症,重者可导致截肢。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足分级方法是 Wagner 分级法:
0 级-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 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 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蜂窝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 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 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全足坏疽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病变,Wagner 分级法有局限性,临床上需要结合 Fontaine 分期才能判断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点此查看 Fontaine 分期以及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确诊糖尿病时及以后须每年评估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1 次。
治疗方面,主要是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相对理想和稳定范围以及抗血小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