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 ) 为药师实现药学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药师对病房静脉用药处方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是否有配伍禁忌等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沟通并对处方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适时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在处方审核过程中,我们比较容易遇到的就是处方中出现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混合使用,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如出现浑浊、产生气体、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或是有些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或是有些药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是有些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下面就在处方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配伍禁忌问题与同行分享。
奥美拉唑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1. 奥美拉唑注射液与维生素 C 溶液配伍后,溶液变色;
2. 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克林霉素等配伍会出现白色沉淀;
3. 奥美拉唑与氨基酸、葡萄糖酸钙、氨甲苯酸等配伍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原理
奥美拉唑具有硫酰基苯并咪唑化学结构,这个结构特别不稳定,易受溶液 pH 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酸性条件时,容易出现聚合和变色现象,变色后不能再继续使用。因此,奥美拉唑不稳定的结构导致他与很多药物都不能配伍使用。
建议
奥美拉唑尽量不要与其他注射液混合配伍,溶媒首选 100 ml 的 0.9%氯化钠注射液,次选 100 ml 5% 葡萄糖溶液(不能选用 250 ml 5% 葡萄糖 [说明书要求]),现配现用,在整个静脉滴注过程中注意避光。
另外,配制奥美拉唑的时候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并在使用碘酒等消毒瓶塞时,务必用酒精擦拭干净,避免针头带入异物引起溶液变化。
维生素 K1 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维生素 K1 注射液作为促凝血药物可合成凝血因子,在临床上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经常使用。而维生素 C 可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因此,两药在药理作用上具有协同作用。
原理
维生素 K1 为有甲基化萘醌环,为酮式结构,具有氧化性,维生素 C 具有强还原性,与维生素 K1 配伍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维生素 K1 药效下降,因此二者不能配伍使用。
建议
有文献报道,维生素 K1 与维生素 C、氯化钾、雷尼替丁、肌苷配伍时,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 K1 的含量和溶液的 PH 值以及微粒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维生素 K1 不要与这些药物配伍使用。
含钙离子制剂的配伍禁忌
含钙离子制剂不能与磷酸盐,碳酸盐配伍,可形成沉淀,影响吸收。
钙离子除存在于钙盐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中,还存在于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药物中;
磷酸盐存在于地塞米松、克林霉素磷酸酯、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果糖等药物中;
碳酸盐存在于部分药物的辅料中如头孢他啶等。
因此,对于含有这些离子的药物,审核配伍时要谨慎。
原理
头孢哌酮钠母核头孢烯 4 位上有羧酸钠,遇钙离子会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析出白色沉淀,不推荐与含钙离子的药物配伍使用。
胰岛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胰岛素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的溶液中。
在某些情况下,临床医生习惯根据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等情况,将胰岛素加入含有其他药物的溶剂中一起静滴,以此来抵消输入的糖分或控制血糖。
原理
胰岛素是一个双链肽,有一定的等电点,和其他电解质等药物配伍容易生成沉淀。
建议
有文献报道,胰岛素载体的 pH 值应在 5.5~8.5,如果载体溶液的 pH 值达到胰岛素的等电位点 (5.3~5.4),会有发生沉淀的危险,因此不建议胰岛素与 10% 葡萄糖溶液配伍。
另外,胰岛素容易与 2 价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因此,避免与这些药物如钙离子等配伍。
地塞米松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临床医生还习惯将地塞米松针 5 mg 溶于甘露醇 125 ml 静滴以减轻肿瘤患者颅内高压。
原理
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室温低于 15℃ 时易析出结晶。地塞米松制剂内含 0.2% 亚硫酸钠,亚硫酸根是一种盐析剂,其离子溶液与过饱和甘露醇注射液混合,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使甘露醇析出结晶。
建议
虽然查阅《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并无显示其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而且临床应用很少出现不良事件,但考虑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众多,如果配伍使用效果不是优于分开使用,谨慎起见,建议临床避免将 2 种药物混合在同一输液瓶中。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药物配伍禁忌,我们常注意到同一输液袋中药物的配伍,而忽视换药时药物在输液管中的「相遇」。药物在输液管中发生配伍变化,若生成沉淀析出结晶不但容易堵塞输液管,还有可能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产生毒性物质,或造成人体微循环堵塞产生一些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应把 PIVAS 当成培养优秀药师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和处置医嘱能力的前沿阵地。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有关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为审核医嘱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分析、汇总近期出现的不合理医嘱情况,以书面形式发给临床医师,收取临床反馈信息,逐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