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手术方式,通常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局麻下操作,手术方法也较为简单。然而,椎体成形术也有一些并发症,如继发骨折、神经根损害、脊髓压迫、肋骨骨折、感染、栓塞等。以往的研究关于继发骨折的风险因素观点不一,发生率也很不一致,范围在12%-15%之间。大多数新发骨折都发生在相邻节段,骨水泥的注射量是否与此相关,多大的量最为合适,都没有明确的结论。为了确定术后继发骨折的风险因素、骨折时间、以及与骨水泥注射量的相关性,台湾国立阳明大学的张明超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相关的结果发表在2012年2月1日出版的Spine杂志上。
从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有166例连续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该研究。本组患者中女性90例,男性76例,平均年龄73.4岁。所谓有症状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其诊断标准为:(1)背部疼痛超过2个月,且压痛点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合;(2)脊柱平片显示椎体高度丢失、终板骨折,MRI显示椎体骨髓水肿,或全身骨扫描显示损伤节段存在明显的吸收。(3)普通平片或MRI显示积气、真空或假关节形成。排除标准包括:(1)患有其他疾病,而非良性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如转移瘤、良性或恶性肿瘤、感染等;(2)既往脊柱手术史;(3)影像学资料不完善或随访不足1年。该研究纳入的均为单节段椎体成形术患者。
经过平均15.3(12.5-60)个月的随访,结果63例(38%)患者出现继发骨折,其中7例进行了再次手术。63例继发骨折中,40例(63.5%)发生在相邻节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43%(27/63)的继发骨折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1年骨折率为30.1%(50/166)。平均无骨折间隔为31.8个月。
继发骨折组与无继发骨折组,患者性别、年龄、服用药物史、BMD、骨折数和节段、终板是否破裂(上或下)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且两组之间骨水泥注射量也没有明显差异(6.45ml:5.71ml)。但邻椎骨折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射量明显高于无继发骨折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椎体高度的恢复量,邻椎骨折组明显高于无继发骨折组以及继发远处骨折组。但楔形角以及后凸角的矫正三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骨水泥注射量越大,畸形矫正的程度也越高,骨水泥注射量与楔形角、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的恢复都呈正相关。
作者的结论认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内,相邻节段继发骨折的风险较高。患者术前的相关因素都不能预测再发骨折的发生。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虽然是邻椎继发骨折的风险因素,但骨水泥注射量越大后凸畸形的矫正也越满意。
关键点
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的发生率约为38%,大多数都发生在前3个月,骨折部位以相邻节段为主。
骨水泥注射量和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都是继发邻椎骨折的风险因素。继发远处骨折没有发现明显的风险因素。
骨水泥注射量与后凸畸形的矫正程度呈正相关。
图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本组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的发生时间。大多数(43%)继发骨折均发生在前3个月内,导致曲线急剧下降。
表1 骨折与非骨折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相关风险因素的组间比较
Subsequent Vertebral Fracture After Vertebroplasty: Incidence and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