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预处理或可减少 STEMI 患者心肌梗死面积

2015-11-06 07: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思扬
字体大小
- | +

截止 2014 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9%,其上升趋势仍将继续。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52% 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变,而这其中约有 39% 归咎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对于 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减小梗死面积,改善临床结局。然而,血管再通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会使结局恶化,虽然有关 IRI 的机制和药物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尚没有用于保护心肌免于 IRI 的常规治疗药物。

此刻,拥有大量心脏保护作用基础研究证据的「神药」二甲双胍进入人们视野。二甲双胍能否在 IRI 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呢?这需要证据来回答。来自英国 Hatter 心血管研究所的 Yellon 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评述,论文近期发表于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杂志。

基础研究方面,二甲双胍能显著减小 IRI 动物模型的梗死面积。其可能的机制包括直接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酶(RISK)信号转导通路,或增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以及激动腺苷受体而激活 RISK 信号转导通路,最终抑制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从而起到心脏保护作用。动物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给药 24 h 后以及长期给药均显示出了心脏保护作用。

临床研究方面,大型多中心随机试验 UKPDS 表明,与单纯饮食控制相比,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风险。此外,与磺脲类和胰岛素相比,血糖控制效果相当的情况下,二甲双胍还可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此结果也得到了其他多项临床试验的验证。

在接受 PPCI 的 STEMI 患者中,二甲双胍预处理可减小梗死面积,并作为减小梗死面积的独立保护因素,不足的是这些研究都采用了替代指标评价,目前尚没有将主要心血管事件作为终点指标评价二甲双胍预处理的研究。

目前为止,二甲双胍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基础研究证据可以说是令人信服的。然而,尽管二甲双胍降糖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深入人心,但在 IRI 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来支持,医学界亟需精心设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揭开二甲双胍在心脏保护尤其是 IRI 方面的神秘面纱。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开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