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以色列前总理沙龙、艺术大师卓别林、徐悲鸿……这些名扬四海的政要、大家,都没能摆脱脑卒中的袭击,纷纷因此退出政坛或失去宝贵的生命。
在9月4日,2011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篇三讲上,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指出:“目前对脑卒中控制的策略和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其实,早在几年前王陇德就开始关注脑卒中对人群的危害,以及防治脑卒中的意义。2009年他发表了题为《脑卒中的筛查及干预是一项被忽略的国民保健工程》的文章。不久后,2010年8月卫生部成立了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陈竺部长亲自担任了主任委员,王陇德院士为副主任委员,并负责卫生部相关工作的开展。
脑卒中危害性不容小视
脑卒中俗称中风,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1922年到1924年,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4次中风,其中的一次使得他右侧肢体瘫痪,最后因此失去了生命。二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联合起来战胜了德日意法西斯,但3人全因脑卒中死亡。
即便是现在,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脑卒中而致残。2008年全国的死因抽样调查表明,脑卒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死因。而且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大大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也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据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脑血管病仍然呈上升趋势。1980年以脑卒中为出院诊断的患者仅有1万人,2008年则高达200多万人。“不仅仅是发病率高,脑卒中的死亡及伤残率也居高不下。大概30%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生脑卒中的时候失去生命,而70%的患者经过救治可以存活。”王陇德指出。
适宜技术普及程度低
目前,我国在传染病的防控上已有了比较完善的以疾病控制中心为主的工作体系。但慢性病、流行病与传染病有明显的不同。“目前很少有医疗机构提前考虑这种病怎么预防。我们仍然没有一个慢性病的防控体系,而没有体系就很难实现干预工作目标。”王陇德说。
颈部血管超声筛查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颈动脉狭窄的症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普遍。“颈部血管的严重狭窄引起脑卒中在发达国家占20%~30%,比例相当高。”王陇德说,目前这项技术绝大多数省级医院都没有掌握。此外,没有具体的工作规划、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国民防治知识缺乏等因素也都是困扰当前国内脑卒中防控工作的主要问题。
医务人员要以身作则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曾组织过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医生10年内患心血管病风险调查,结果显示:肥胖是主要慢性病发生的第一危险因素。心血管病男医生肥胖率竟然高达34%。王陇德笑道:“很多心血管病医生给别人看病,自己心脏却放了支架。”
王陇德把眼光投向了医师队伍。他认为,不少医务人员没有以身作则,把错误的概念带给了患者。“只有先普及医务人员的知识,才能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和水平。对于脑卒中,不能只靠防控体系的支撑,更要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