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 Costas Christophi 教授于当地时间 6 月 7 日在第 75 届美国 ADA 科学年会上报告了糖尿病干预疗法的长期疗效及其对冠状动脉钙化(CAC)影响的研究结果。
尽管心血管(CV)的危险因素得到了强化控制,但冠心病仍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与致死原因。相较于发展为糖尿病后的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长期、显著的优化。
研究员纳入 2029 例患者,随机分为 ILS 组、MET 组和安慰剂组,采用多源 CT 计算出 CAC 评分,来评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随访时间为 14 年。为评估疗效及协变量,通过 Tobit 回归分析评估年龄校正后的 CAC 严重程度。
糖尿病干预疗法(DPP)研究表明,相比安慰剂组(PLBO)发病率增加,强化生活方式(ILS)与二甲双胍(MET)能明显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其中有 58% 的患者接受降脂治疗,67% 接受降压治疗,还有 55% 进展为糖尿病。
此外,男性患者发生 CAC 明显高于女性。在亚组分析中,ILS、MET 及 PLBO 组患者的 CAC 发病率总体无差别,但在男性患者中,MET 组的 CAC 发病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 39.5% 和 66.9%,尤其是低年龄组(25-44 岁),分别为 3.0% 和 17.6%。而 MET 组发生糖尿病的比例也低于 ILS 组。
研究发现,与 PLBO 组相比,MET 组的男性 CAC 患病率较低,分别为 75% 和 84%。在男性亚组的多元模型中,排除年龄、种族、CV 危险因素和糖尿病基线状态后,MET 与 CAC 具有相关性,但加入糖尿病的病史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
该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延缓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不受降脂与降压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