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式影响糖尿病患儿代谢控制

2011-08-16 00:00 来源:爱唯医学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据糖尿病护理》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横向研究,教养方式和父母无助感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代谢控制相关,即使校正患儿年龄、性别和治疗方法等潜在混杂因素后,父母因素仍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预测因子(Diabetes Care 2011;34:1735-6)。

为考察父母因素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代谢控制的影响,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的Maayan Shorer博士及其同事招募100例11~18岁(平均年龄14岁)青少年患者及其父母(79位母亲和63位父亲),其中女孩47例,男孩53例,平均在4.9年前确诊为1型糖尿病。高、中和低收入家庭分别约占40%、32%和28%,父母离异家庭占11%。32例患者使用胰岛素泵,68例使用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剂。每例儿童及其父母完成糖尿病治疗方案依从性问卷(ADTRQ),父母完成父母权威问卷(PAQ)、父母无助问卷(PHQ)和有关人口统计信息的问卷;患儿1年内的平均血红蛋白A1c(HbA1c)值用以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研究者将父母行为分为以下3个类型:权威型,即父母通过关爱、非强迫方式限制孩子的行为;宽容型,即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几乎不加指导和限制;专制型,是指父母通过强迫、严厉和惩罚的方式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

结果显示,权威型父母(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与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相关,而宽容型和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依从性和血糖控制不佳相关。此外,父母(特别是母亲)无助感越强烈,患儿血糖控制越不理想。

研究者指出,父亲权威性与较好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高度相关性,凸显了父亲参与儿童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临床经验和试验证据显示,相对母亲而言,父亲对儿童监管付出较少,在儿童糖尿病控制方面作用微弱。建议父亲应该在子女的糖尿病治疗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特别是应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

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儿科的Barbara J. Anderson博士在随刊述评中称,临床医生应该将家庭教养方式作为青少年糖尿病控制的调节环节。父母应高度关心子女对糖尿病治疗方案或健康饮食计划的合作和依从,而这种关心应通过温情、敏感和非批评方式表现出来。父母采取权威型养育方式参与青少年血糖监测或食物选择会产生有益效果,而采取宽容型或专制型养育方式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Diabetes Care 2011;34:1885-6)。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正在开展一项短期前瞻性研究,评估父母改进权威性教养技巧对青少年血糖控制的影响。

研究者和评论者均报告无利益冲突。

编辑: 冯志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