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教授: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治疗,知与未知

2016-05-23 14: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超教授再次莅临默克中国甲状腺糖尿病论坛。刘教授挥舞指挥棒,将交响乐之乐音与甲状腺之柔美融合,现场被带入音乐与学术盛宴的高潮。 

微信截图_20160522171019.png

随后,刘超教授带来了题为「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疗法」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非手术治疗方法展开,同时就当下一些药物治疗热点和争议进行探讨。

刘教授指出,临床上多种甲状腺疾病都可表现为结节,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结节,具有稳定性高的特征,五年内随访体积变化小;其余约 5%~15% 为恶性,而恶性结节中 90% 又是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在多数情况下应用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较好疗效,其中,良性结节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及消融治疗等。刘超教授对消融治疗做了重点阐释,对放射性碘消融、无水酒精消融、热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微波消融等方式的进展及应用进行详尽讲解。比如超声引导下经皮酒精注射消融治疗方式为囊肿患者首选,且治疗前一定要先做 FNAC 检查,排除恶性变之后方可实施。消融治疗解决了传统手术疗法存在的创伤大、并发症多、不够美观的弊端,已获得医生及患者的广泛认可,但开展消融治疗同样要遵循规范治疗的原则,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而具体到恶性结节(甲状腺癌)的治疗,报告中对于二甲双胍及他汀类药物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争议进行探讨。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但国外另有研究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而关于他汀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同样存在争议,在多个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在甲状腺癌中有应用价值的同时,也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甲状腺癌风险方面并无显著作用,甚至还可能存在致肿瘤风险。

刘教授最后总结道,对于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可能更为适合,具体到临床中应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出最佳临床决策。

点此进入甲状腺书院,了解更多详情»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