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5) 会前培训班 3 上,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医院的孙子林教授以《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制定运动指南的必要性
运动锻炼,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国内缺乏可循证的、规范的和具有专业水平的糖尿病的运动治疗指南。导致医务人员虽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却苦于不懂运动具体方法,无法指导患者。
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的发布旨在针对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现状,结合糖尿病和运动医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糖尿病运动治疗进行指导和教育。指南包括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理论,实施以及特殊问题三个部分,不仅系统,规范地阐述了运动与糖尿病发病、进展、并发症的关系和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还评价了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对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了整体性指导。
图为孙子林教授报告内容
但是孙教授还强调道,运动治疗虽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是全部,更不是万能的,而是与其他治疗措施相辅相成。并且本指南目前在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开创性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系统地、科学地获取根据本指南进行的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资料,将有助于将来本指南的补充、修改及完善。
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与效果
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为以下 4 个方面:
1.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整体水平:增强骨骼肌细胞提取葡萄糖和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2)细胞水平:增加骨骼肌细胞膜上 GLUT-4 的数量;(3)胞内信号转导水平:增加骨骼肌细胞内 GLUT-4 的转位。
2. 改善骨骼肌的功能:(1)改善机械收缩功能(2)改善代谢功能
3. 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4.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1)减轻体重(2)减低氧化应激,增强抗氧化能力
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1. 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规律的运动训练,可降低 CVD 多种风险,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改进功能容量和精神面貌。
2. 改善身心状态:(1)改善抑郁和焦虑(2)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3. 改善代谢指标-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4. 提高生活质量
5. 经济效益最优化:(1)医院:投资风险小,治疗成本低,节约社会医疗资源;(2)患者:降低长期服药及住院费用。
对于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孙子林教授认为以下 5 点必不可缺,分别为安全性;科学有效性;个体化;专业人员指导;全方位管理。
图为孙子林教授报告内容
适应证和禁忌证方面,糖耐量异常者、无显著高血糖和并发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进行运动疗法。有微量白蛋白尿、无眼底出血的单纯性视网膜病、无明显自律神经障碍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等轻度合并症的患者,在饮食指导和药物控制血糖后,再进行运动疗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增殖性视网膜病、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急性感染等患者不适合运动疗法。
运动前评估及运动处方方案
运动前评估是确保运动治疗安全性的必要保证。运动前评估主要分为以下 4 个环节:
1. 医学评估:(1)评估病史(2)体格检查:涉及到各系统并发症评估(3)其他控制手段评估
2. 运动基础评估:对运动的认识,参加体力活动的态度;机体对运动的反应;既往体力活动水平及耐受能力
3. 日常运动状态评估:起居时间、有无规律运动习惯、喜好的运动方式、运动持续时间及频次等
4. 社区运动可行性评估:社会、家庭、个人、时间、经济诸方面所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障碍等
以下 3 类人群运动前,推荐进行心电负荷试验:
1. 年龄大于 40 岁,有或没有糖尿病以外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
2. 年龄大于 30 岁,并且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情况(1)超过 10 年病程的 1 型或 2 型糖尿病(2)高血压(3)吸烟(4)血脂异常(5)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6)肾脏病变包括微量蛋白尿
3. 下列情况的任何一点,不考虑年龄(1)已知的或怀疑的冠状动脉疾病(CAD)、脑血管疾病或外周动脉疾病(PAD)(2)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3)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肾脏病变
孙子林教授从方式选择、频率、持久力和强度 4 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运动处方方案的制定。在方式选择方面,运用大肌肉群完成持续或间歇的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合理的运动频率为每周 3~5 次,每次运动 20~60 分钟。对于强度,孙子林教授认为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合理的强度应该是 50%~70%VO₂max;若身体状况欠佳,应从 40%~50%VO₂max 开始。
在处方的个体化方面,需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严重程度、并发症等糖尿病本身的特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个人条件、社会家庭状况、运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定运动方案。
运动长期疗效的评价
对于运动处方的管理,孙子林教授提到要从代谢指标、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指标、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5 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方案调整。
在对运动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 由少到多原则:耐力运动时,运动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以内,待身体适应后建议将运动时间提高到每次至少 30 分钟,以达到推荐的能力消耗标准。
2. 由稀至繁原则:如果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可以从 1 天 1 次逐步过渡到多次,如果达到了中到较大强度的运动而且持续的时间至少 30 分钟,推荐 1 天 1 次,至少每周 3 次,并逐渐增加至每周 5 次货每天 1 次,抗阻运动推荐每周 2~3 次。
3. 周期性原则:通常 3~6 个月训练后患者对同样的运动强度会产生适应,需重新调整运动方案,逐渐增加负荷量。
4. 适度恢复原则:患者进行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耐力运动或抗阻运动后容易产生疲劳,肌肉酸痛,因此应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抗阻运动推荐间隔 1~2 天的间歇性训练。
5. 由轻至重原则:耐力性运动,在运动的起始阶段,运动强度可以从 50%VO₂max 开始,一周后增加至 60%,6 周后可逐渐增至 70%~80%VO₂max,抗阻运动开始可采用 50%1~RM,并逐步加至 75%~80%1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