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与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关系
研究要点:
- 该研究探讨白细胞端粒长度(LTL)是否在PCOS病理生理中发挥作用;
- 该研究发现PCOS患者白细胞端粒长度较对照者明显缩短;
- 端粒长度较短的受试者PCOS风险高于端粒长度较长的受试者。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染色质特化结构,而且端粒长度在多种疾病中具有明确的作用。然而,端粒长度是否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有关尚不清楚。为了探讨白细胞端粒长度(LTL)是否在PCOS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王磊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A possible new mechanism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e discovery that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COS),该研究发现LTL与PCOS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12月03日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6.430。
该研究中,在一个PCOS患者和对照者大样本中,使用一种经过确认和验证的定量PCR技术测量受试者的平均LTL。使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COS和数个相关临床参数与年龄校正的端粒重复序列长度(T)与单克隆基因拷贝数(S)比值(T/S)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结果表明,校正年龄后,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698例)LTLs明显缩短。PCOS患者的平均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比其平均年龄大6.16岁的对照组受试者类似。校正年龄后,端粒长度较短(中间三分位数和最低三分位数)的受试者疾病风险显著高于端粒长度最长(最高三分位数)的受试者。此外,在对照组观察到LTL与DHEAS水平显著相关。
该研究第一次报道LTL与PCOS密切相关。该研究提示LTL在PCOS病理生理中发挥作用,并且可能在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病因中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着全世界5%-10%的生育年龄女性。PCOS以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而且经常合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被认为通过高胰岛素血症的代偿作用促进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而且胰岛素抵抗增加发生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风险。有多项证据表明PCOS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基因病,而且,大量基因相关性研究关注基因多态性在PCOS中的作用。已发现多种基因多态性与PCOS和疾病的表型表现有关,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此外,最近在中国PCOS患者大样本中进行两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确定与PCOS密切相关的新的位点。
考虑到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也有其他基因组结构变异可以调节基因和表型的表达。这其中,近年来端粒长度的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中逐渐缩短,最终导致衰老。端粒长度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而且受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调节。端粒缩短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而且可能增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所有这些都能增加疾病的风险,而且之前研究证实端粒长度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中有明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