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会导致糖尿病吗? | 期刊速览

2019-01-31 15: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江豚吹浪
字体大小
- | +

妊娠期糖尿病使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相比对后代长期生长发育结局有差异吗?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二甲双胍也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降糖药物选择。但由于二甲双胍确实可以透过胎盘,因此主要的担忧在于是否对后代的长期健康状况造成影响。(滑动可查看研究详情,下同)

这项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旨在探讨 GDM 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与后代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纳入的研究人群为新西兰 2005 年~2012 年接受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治疗的 GDM 妇女及其子女,采用了国家卫生保健数据库及学龄前儿童健康评估数据库。

关注的指标为儿童生长发育(体重和身高)情况和行为发展问卷得分;统计分析采用线性和对数二项回归法。

研究共纳入了 3928 例孕妇,其中二甲双胍组 1996 例,胰岛素组 1932 例;两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均为 32±5 岁。

经过调整相关因素后统计结果显示,在身高 Z 值对应的体重方面,二甲双胍组与胰岛素组相比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差异-0.10; 95%CI: -0.20-0.01)。身高对应的体重在 85 百分位数及以上的风险,两组也相似(调整后的风险比 RR: 0.92; 95%CI: 0.83-1.02)。此外,两组间儿童的行为发展问卷平均得分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Reference: Landi SN,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g-term Child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With Metformin vs Insulin Treatment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JAMA Pediatr. 2018 Dec 3.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使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相比,在后代生长发育评估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这项研究的结果将进一步推进将二甲双胍纳入到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指南的进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情况可以预测心血管病变结局吗?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糖尿病肾病能够增加大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也具有同样的预测意义尚不清楚。

研究者从芬兰糖尿病肾病研究数据库中筛选出 1683 名病程 ≥ 30 年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对累积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卒中)的发生率进行评估。

根据基线时糖尿病肾病(DKD)和/或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R)的存在情况分为四组(+DKD/+SDR; +DKD/-SDR; -DKD/+SDR; -DKD/-SDR),与 4016 例非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年龄特异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SDR 定义为需要激光光凝治疗者,DKD 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m2。

研究结果显示,在 12872 人-年的随访中,共发生 416 例心血管事件。统计发现,在调整糖尿病病程、发病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腰臀比、低血糖史、血脂等因素后,即使无 DKD 的情况下,仅 SDR 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危险比 HR: 1.46, p<0.01)。

而特别是,只有 SDR 与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呈独立正相关 (HR: 1.90, p<0.05; HR:1.50, p<0.05),但与卒中无显著相关性。此外,DKD 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HR: 2.85, p<0.001)。

Reference: Pongrac Barlovic D,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Severe Diabetic Retinopathy With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Long-standing Type 1 Diabetes: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Diabetes Care. 2018 Dec;41(12):2487-2494.

结论:较长病程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无肾病存在的情况下,仅严重视网膜病变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外周动脉疾病,且结果独立于常见的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这些发现或有助于优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方案和思路。

甲状腺癌术后的放射碘治疗会影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吗?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在术后加用放射碘治疗 (RAI)。

而对于 DTC 妇女,术后 RAI 治疗对性腺和生殖功能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这项研究旨在评价 RAI 治疗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 33 例绝经前妇女,分别于 RAI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 3、6、12 个月测定卵泡期的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 (E2)以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通常作为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物)。

结果显示,纳入患者的年龄段 21~38 岁,平均年龄 31.15±4.83 岁。中位随访时间 19 个月(4-26 个月)。

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 个月的中位 AMH 水平分别为 3.25 ng/mL(0.32-17.42 ng/mL)、1 ng/mL(0.01-3.93 ng/mL)、1.13 ng/mL((0.08-6.12 ng/mL)和 1.37 ng/mL(0.09-6.1 ng/mL)。

中位 FSH 水平分别为 6.6 mIU/mL(3.78-15.5 mIU/mL)、5.83 mIU/mL(4.19-35.36 mIU/mL)、7.71 mIU/mL((4.24-16.25 mIU/mL)和 7.04 mIU/mL(4.93-19.96 mIU/mL)。

总体结果为,RAI 治疗前 AMH 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 = 0.001),其余 3 个时间点 AMH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AI 治疗前后 FSH、LH、E2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Reference: Evranos B, et al. Effects of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on Ovarian Reserve: A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Thyroid. 2018 Sep 29.

结论:抗苗勒氏管激素是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标志物,在放射碘治疗后显著降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因此,对于抗苗勒氏管激素/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患者,应结合个体化情况和生育需求等,谨慎选择放射碘治疗。

2009 年爆发流行的 H1N1 流感病毒可以导致糖尿病吗?

最近一些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为明确这一疑问,研究者在体外试验中,使用人胰岛 β 细胞检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对其感染、复制及破坏的能力;在体内试验使用自身免疫性胰岛 β 细胞损伤模型以及临床设定下,检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诱导胰岛损伤和/或葡萄糖代谢改变的情况。

此外,研究者还收集了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人自身免疫/糖尿病相关的直接和/或间接证据。

研究结果显示,人 H1N1 A/California/2009 源性病毒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感染人胰岛细胞,并可引起与趋化因子 CXCL9 和 CXCL10 释放增加相关的促炎症反应。

体内实验中,被感染的小鼠对该病毒表现出明确的易感性,且病毒定位可以发生在肺外器官,包括胰腺。

在 69 份初发 1 型糖尿病患者的鼻咽拭子采样中,有 1 份病毒阳性结果。来自糖尿病患者捐献遗体的 17 个胰腺标本切片中发现,胰岛自身免疫阳性者中 CXCL10 阳性细胞可持续存在。但病毒 RNA 染色的阳性细胞非常少,在自身免疫阳性者中也不占多数。 

Reference: Capua I, et al. Study of 2009 H1N1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 as a Possible Causative Agent of Diabet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8 Dec 1;103(12):4343-4356.

结论: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能够在哺乳动物胰腺细胞中进行感染和复制,但并不会引起与糖尿病相一致的任何功能损害。

听说「皮肤自发荧光检测」能够预测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率?

之前有研究表明,使用糖基化检测仪测定的皮肤自发荧光能够估计皮肤中糖基化产物的累积量,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与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相关。

在这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者旨在探索皮肤自发荧光是否可以预测普通人群中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率。

研究共纳入了荷兰 2007 年~2013 年间 72880 名普通人群,在基线时检测皮肤自发荧光并随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以及心血管疾病情况(包括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脑血管意外、短暂性缺血发作、间歇性跛行或血管手术等)。

死亡率数据来自于政府个人记录数据库。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 4 年内,共 1056 例 (1.4%)新发 2 型糖尿病患者,1258 名 (1.7%)新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另外有 928 人(1.3%)死亡。

统计分析发现,2 型糖尿病和/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死亡患者的皮肤自发荧光基线值均显著高于尚幸存且未患这两种疾病者(p 值均<0.001),并且结果独立于人群代谢综合征、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多种传统危险因素。 

Reference: van Waateringe RP, et al. Skin autofluorescence predicts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iabetologia. 2019Feb;62(2):269-280.

结论:非侵入性的皮肤自发荧光检测对预测普通人群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死亡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预测作用独立于血糖和代谢综合征。该方法或可用于人群中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筛查。

多摄取哪类营养物质可以提高骨密度?

从膳食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对维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但也有研究认为高蛋白摄入可能对骨骼产生不利影响。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者使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基线数据,共纳入 70215 人,其中女性 39066 人,男性 31149 人,年龄 40~69 岁之间,在调整社会人口学和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和共存疾病后,进行关联性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与骨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女性中关联系数: 0.010, p < 0.0001,男性中关联系数: 0.008, p = 0.044(蛋白质摄入量每增加 1.0 g/kg/天),结果独立于社会人口学、饮食和体力活动因素。

Reference: Steell L, et al.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70,215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Bone. 2018 Oct 4;120:38-43.

结论: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统计数据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较高的蛋白质摄入量均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或有助于骨密度的维持。

饮酒对减重效果有影响吗?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超重/肥胖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过程中的饮酒是否与减重效果相关。

研究人群来自于糖尿病健康行动前瞻性研究数据库,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与健康支持教育的减重效果差异。研究共纳入 4901 例患者,研究者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评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期间饮酒对减重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支持教育两组患者的饮酒量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第 1 年,饮酒量与减重效果无关。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第 4 年,不饮酒者平均减轻初始体重的 5.1%±0.3%,而长期饮酒者只减轻初始体重的 2.4%±1.3% (p = 0.04)。

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4 年期间,完全不饮酒者比在任何时间曾经饮酒的患者相比体重多减轻 1.6%±0.5% (p = 0.003)。但健康支持教育组患者的减重效果与饮酒无显著相关性。

Reference: Ohao AM,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Weight Loss During 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nd Diabete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9 Jan;27(1):30-40.

结论:饮酒不利于长期减重效果的维持。倡导减少饮酒量可以改善超重/肥胖和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编辑: editor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