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维生素 D 对预防骨折、跌倒,增加骨密度等均无明显获益
补充维生素 D(特别是大剂量)是否对骨折、跌倒、骨密度等有明确获益目前尚无定论。
通过检索 2017.9.14~2018.2.26 间 PubMed、Embase 及 Cochrane 数据库中与补充维生素 D 相关的临床研究,作者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定量随机效应 Meta 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等以评估补充维生素 D 对骨骼-肌肉相关的影响。
研究的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人群为大于 18 岁的成年人,以补充维生素 D 与安慰剂或低剂量维生素 D 对比;排除使用羟基化维生素 D 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的临床结局为总体或髋部骨折、跌倒、骨密度(腰椎、髋部、股骨颈、前臂及全身)。
提取的数据为纳入人群的基本临床特征、研究设计、干预措施、临床结局、研究资金来源及利益冲突等。主要终点为纳入人群至少发生 1 次骨折(或髋部骨折)及跌倒。
使用所有相关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来对比是否补充维生素 D 与发生骨折和跌倒的相对危险度。次要终点为骨密度(腰椎、髋部、股骨颈、前臂及全身)与基线时的变化百分比。
共有 81 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3,537 人纳入分析,其中分别有 42 项、37 项、41 项研究报道了骨折、跌倒和骨密度的相关数据。汇总分析显示,补充维生素 D 对总体骨折(36 项研究; n = 44 790, RR: 1.00, 95% CI 0·93-1·07),髋部骨折(20 项研究; n = 36 655, RR: 1.11, 95% CI 0·97-1·26)及跌倒发生(37 项研究; n = 34 144, RR: 0.97, 95% CI 0·93-1·02)均无明显影响。
同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结果也显示,补充维生素 D 大剂量与小剂量的临床结局无显著差异。在各个部位骨密度的改变方面也没有显著临床相关的组间差异(变化百分数-0·16% - 0·76%, 随访 1-5 年)。
对于总体骨折和跌倒,效果评价的相对危险度均在无效区间,提示补充维生素 D 未降低骨折和跌倒风险。对于髋部骨折,效果评价的相对危险度在无效和劣势之间,提示补充维生素 D 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可能增加髋部骨折风险。对于各个部位的骨密度改变,效果评价的相对危险度在无效区间边缘,提示补充维生素 D 对骨密度无显著影响。
Reference:Bolland MJ, et al. Effect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musculoskeletal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Nov;6(11):847-858. doi:10.1016/S2213-8587(18)30265-1.
结论:补充维生素 D 不能预防骨折或跌倒发生,对骨密度亦无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且补充维生素 D 大剂量与小剂量之间也无显著差异。
因此,循证医学大数据不支持通过补充维生素 D 来维持或改善肌肉骨骼健康。最新的临床指南需要对相关内容做出修订。
GLP-1 RAs 不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
有研究结果发现,GLP-1 RAs 可能加重或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这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使用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旨在评估 GLP-1 RAs 的使用是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共纳入 2007.1-2015.9 期间 77115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Cox 比例危险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在 245825 人-年的随访中,共 10763 例新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目前正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相比,GLP-1 RAs 在总体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HR: 1.00, 95% CI: 0.85-1.17)。
与使用胰岛素相比,GLP-1 RAs 则与更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相关 (HR: 0.67, 95% CI: 0.51-0.90)。
Reference: Douros A,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Diabetes Care. 2018 Nov;41(11):2330-2338. doi: 10.2337/dc17-2280.
结论:GLP-1 RAs 的使用不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1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1 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与晚年脑健康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研究者分析了国家健康护理系统中 3444 名老年 1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与老年痴呆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纳入的研究人群年龄 ≥ 50 岁,时限 1996-2015。
使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基于时间变化的血糖与老年痴呆的关系,并校正年龄、性别、种族、HbA1c 检测频率、基线健康情况等因素。随访期间通过多次 HbA1c 计算累积血糖暴露(HbA1c*时间,按照 HbA1c 分层并对比之前结果,以 50% 为界分析)来分析血糖变化轨迹。
平均 6.3 年的随访期间,共有 155 人(4.5%)新诊断为老年痴呆。HbA1c 8%-8.9% 和 ≥ 9% 的人群中,HbA1c 累积血糖暴露 ≥ 50% 的患者比<50% 的患者分别高出 65% (HR:1.65, 95% CI 1.06-2.57) 和 79% (HR:1.79, 95% CI 1.11-2.90]) 的老年痴呆发生风险。相反,HbA1c 6%-6.9% 和 7-7.9% 的人群中,HbA1c 累积血糖暴露 ≥ 50% 的患者比<50% 的患者均减少 45% 的老年痴呆发生风险 (HR:0.55, 95% CI 0.34-0.88; HR:0.55, 95% CI 0.37-0.82)。
Reference: Lacy ME, et al.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and Dementia Risk in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8 Nov;41(11):2339-2345. doi: 10.2337/dc18-0073.
结论:老年 1 型糖尿病患者中,累积血糖过高或过低区间时均与老年痴呆风险呈正相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需要根据并发疾病等情况个体化设置,尽量平稳在一般水平。
孕期母体雄激素水平预测女性后代代谢综合征风险
越来越多的临床前证据表明,孕期母体的雄激素水平可能增加其成年子女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项新英格兰出生队列研究随访了 274 名孕妇人群的成年子女,评估妊娠晚期母体血清雄激素生物活性水平与成年子女患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纳入成年子女的年龄为 44.7±2.6 岁,BMI 为 29.7±6.7 kg/m2。母体雄激素生物活性水平按照四分位数分层,活性水平最高组总体上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为活性水平最低组的 2.53 倍;并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中 OR:4.06(1.10-14.93),差异显著,男性中 OR: 1.67(0.53 ~ 5.26),无统计学差异。
此外,母体雄激素生物水平最高组的女性后代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活性水平最低组的 4.84 倍。
Reference: Huang G,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Prenatal Programming of Adult Metabolic Syndrome by Maternal Androgen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8 Nov1; 103(11):3945-3953. doi: 10.1210/jc.2018-01243.
结论:孕期母体雄激素水平与其女性后代代谢综合征风险呈显著正相关,但在男性后代中关系不明显。
儿童时期甲状腺功能与骨量相关
骨骼也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儿童时期甲状腺功能与骨量之间的关系。
这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 4204 名儿童,研究者分析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与总体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分别在研究人群中位年龄 6 岁(95%CI, 5.6-7.9,n = 4204)和随访至 10 岁(95%CI, 9.0-10.9,n = 3404)时检测骨量变化(采用金标准双能 X 线吸收法)。
研究结果显示,纳入儿童的 TSH 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6 岁:β=-0.028 ± 0.011, P = 0.009;10 岁:β=-0.027 ± 0.011, P = 0.014);但与骨矿物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6 岁:(β=-0.028 ± 0.015, P = 0.06;10 岁:β=-0.011 ± 0.015, P = 0.47)。
另外,纳入儿童的游离 T4 水平与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6 岁:β=-0.016 ± 0.006, P = 0.014 及β=-0.023 ± 0.009, P = 0.009;10 岁:β=-0.018 ± 0.007, P = 0.007 及β=-0.021 ± 0.009, P = 0.020)。
Reference: Veldscholte K,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Thyroid Function With Bone Density During Childhood.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8 Nov 1;103(11):4125-4134. doi: 10.1210/jc.2018-00294.
结论:儿童时期较高的游离 T4 水平与更低的骨量显著相关,关注甲状腺激素水平或有助于预测儿童骨骼发育情况。
1 型糖尿病孕妇后代糖脂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
这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 1 型糖尿病孕妇与后代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关联性。
研究分别纳入了 TEENDIAB 及 BABYDIAB/BABYDIET 队列数据库中 610 名和 2169 名一级亲属患有 1 型糖尿病子女的临床资料。在 0.3-18 岁时对人群进行人体测量学参数和代谢指标的纵向评估,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1 型糖尿病孕妇的子女比非糖尿病者子女具有显著更高的 BMI SD 得分和超重风险 (OR:2.40 (95% CI: 1.41-4.06)。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和出生体重后,1 型糖尿病孕妇后代的腰围 SD 评分、空腹血糖/胰岛素/C 肽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腹部肥胖风险也显著增加。
Reference: Pitchika A, et al. Associations of maternal type 1 diabetes with childhood adiposity and metabolic health in the offspring: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iabetologia. 2018 Nov;61(11):2319-2332. doi:10.1007/s00125-018-4688-x.
结论:1 型糖尿病孕妇后代具有更高的糖脂代谢性疾病风险。
儿童早期体重情况可预测青春期肥胖风险
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 BMI 动态变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评估儿童在某些特定年龄的体重对持续肥胖的影响将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研究者开展了这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及回顾性临床分析,纳入 51505 名从儿童 (0-14 岁) 到青少年时期 (15-18 岁) 的 BMI 变化。
在回顾性分析中,大部分体重正常的青少年在整个儿童时期体重也为正常。大多数肥胖青少年在出生时体重正常,但 53% 在 5 岁以后出现超重或肥胖,且 BMI 标准偏差得分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增加。
在前瞻性分析中,2 岁前的超重儿童约 50% 在青春期体重正常,3 岁时肥胖的儿童则 90% 在青春期为超重或肥胖。在肥胖青少年中,BMI 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2-6 岁之间,此后 BMI 百分位区间进一步增加。
学龄前儿童 BMI 年增长率的加速提高与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密切有关,风险为 BMI 稳定儿童的 1.4 倍。出生时大于胎龄儿的青少年肥胖率为 43.7%,风险是出生体重正常/小于胎龄儿的 1.55 倍。
Reference: Geserick M, et al. Acceleration of BMI in Early Childhood and Risk of Sustained Obesity. N Engl J Med. 2018 Oct 4;379(14):1303-1312. doi: 10.1056/NEJMoa1803527.
结论:在肥胖青少年中,体重增长最快的年龄段是 2-6 岁,并依此可预测青春期的肥胖风险。
IRHOD 数据库:下丘脑性肥胖治疗方案的效果对比
下丘脑性肥胖是体重快速增加和早期代谢性合并症的较罕见病因,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项国际性的下丘脑肥胖登记数据库(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Hypothalamic Obesity Disorders, IRHOD)收集了成立 4 年以来的相关临床数据,研究者对比数据库中不同干预措施对纳入人群的治疗效果。
共 87 名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 27 岁(年龄区间 3-71 岁),其中 96.5% 为肥胖,3.5% 为超重(在体重最大时);86%(75 人)存在脑肿瘤,其中大部分(72%)为颅咽管瘤。非肿瘤性的病因包括先天性颅脑畸形(4.6%),颅脑外伤(3.4%)和遗传性疾病(2.3%)。
90% 的患者接受过减重治疗,包括营养学咨询(1%),减重药物(59%),代谢性手术(8%)及迷走神经刺激术(1%)。
46% 的患者在减重治疗后随访了 BMI 的变化,其中代谢性手术的减重效果最佳(中位 BMI 减少:8.2 kg/m2,中位时间:2.6 年),生活方式干预次之(中位 BMI 减少:3.4 kg/m2,中位时间:1.2 年),药物治疗效果较弱(中位 BMI 减少:2.3 kg/m2,中位时间:0.8 年)。
80% 患者随访的 BMI 值仍处于肥胖状态。
Reference: Rose SR, et al. Hypothalamic Obesity: 4 Year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Hypothalamic Obesity Disorder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8 Nov;26(11):1727-1732. doi: 10.1002/oby.22315.
结论:IRHOD 数据库提供的临床数据显示,代谢性手术对于下丘脑性肥胖的减重效果最为显著,营养学咨询和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 BMI 水平。渐进式综合治疗策略可能是下丘脑性肥胖最为有意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