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损伤(SCI)与骨矿物质快速丢失和脆性骨折发生率增加有关,而这些骨折的10%-20%发生在股骨近端。为了探讨SCI过程中股骨近端骨矿物质、几何参数以及测量骨强度的定量改变,来自美国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大学运动机能学和营养学专业的Edwards WB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急性SCI的个体由于骨小梁和皮质骨的吸收,骨矿物质显著丢失。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3月7日的《国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杂志上。
该研究在13例急性SCI患者中进行串行时间点的定量CT分析,平均间隔3.5月(范围:2.6-4.8月)。定量股骨颈、转子间和总股骨近端部位的完整的、骨小梁和皮质骨的骨矿含量(BMC)和体积骨矿密度(vBMD)的改变。同时确定骨体积、横断面以及压缩和弯曲强度替代测量的改变。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SCI期间,患者的完整的BMC每月下降2.7-3.3%(P<0.001),完整的vBMD每月下降2.5-3.1%(P<0.001)。骨小梁BMC每月下降3.1-4.7%(P<0.001),骨小梁vBMD每月下降2.8-4.4%(P<0.001)。该研究观察到皮质骨BMC每月下降3.9-4.0%(P<0.001),然而皮质骨vBMD的下降显著减弱(0.8-1.0/月,P≤0.01)。骨体积和横断面的改变提示皮质骨的丢失主要通过骨内膜的吸收。骨矿物质的下降与骨强度替代测量每月减少4.9-5.9%有关。
该研究发现,急性SCI的患者由于骨小梁和皮质骨的吸收,骨矿物质显著丢失,强调对这类人群进行针对骨小梁和皮质骨骨矿密度保护的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