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炎症因子(A)TNFα、(B)IL6、(C)hsCRP、(D)血清类粘蛋白、(E)结合珠蛋白、(F)YKL40、(G)纤维蛋白原在GH 和GH拮抗剂治疗期间的水平
GH/IGF1轴对于炎症过程可能有调节作用。但这其中的关系显得复杂,因为促炎症作用和抗炎症作用都已经被阐明了。
哥本哈根大学Herlev医院内分泌科和内分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入选了12名志愿者(平均年龄36岁, 27–49岁),依照随机次序接受为期三周逐渐增加剂量的GH(第一周 0.01 mg/kg每天, 第二周0.02 mg/kg每天, 第三周 0.03 mg/kg每天)或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 第一周 10 mg/每天,最后2周15 mg/每天)治疗,其中间隔8周的洗脱期。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TNFA))、白细胞介素6(IL6)、IL IL1β (IL1B)、急性期蛋白(APPs)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血清类粘蛋白、YKL40(CHI3L1)和纤维蛋白原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该研究发表在Eur J Endocrinol杂志上。
结果显示,在GH治疗期间,IGF1(中位数:131 (四分位数间距 (IQR) 112–166) vs 390 (322–524) μg/l, P=0.002)、TNFα(0.87 (0.74–1.48) vs 1.27 (0.80–1.69) ng/l, P=0.003)、IL6(1.00 (0.83–1.55) vs 1.35 (0.80–4.28) ng/l, P=0.045)和纤维蛋白原(9.2 (8.8–9.6) vs 11.1 (9.4–12.4) μM, P=0.002)升高了。而血清类粘蛋白(18.0 (15.5–24.3) vs 15.0 (15.0–17.0) μM, P=0.018)降低了。CRP、 YKL40和结合珠蛋白无变化。在培维索孟治疗期间,IGF1 (139 (117–171) vs 91 (78–114) ng/ml, P=0.005)降低了。血清类粘蛋白(21.0 (16.3–23.8) vs 22.0 (17.0–29.3) μM, P=0.036) 和 CRP (1.00 (0.62–1.77) vs 1.43 (0.71–3.29) mg/l, P=0.074)在没有促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的情况下升高了。
由此可知,GH/IGF1的活动似乎在炎症反应的起始阶段起着调节作用,正如所阐明的APPs水平调节炎症反应下游工序一样。数据显示体内GH/IGF1的活动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复杂,不能简单得出它有促炎或抗炎作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