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位医生都需要学习的“辅导书”,临床指南不仅能对医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还可以规范临床操作,减少医疗费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显示,临床指南是以临床研究为依托,包含了适用于大量人群的治疗新证据和相关领域的新进展。因此,目前存在的大多数指南,都是大医院的专家根据相应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而制定的,在制定时不仅没有分层,也没有明确针对哪一级别的医院。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医生学习的指南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基层医院,通常是大内科大行其道,面对名目繁多且不断更新的各种指南,基层医生一方面觉得“不适用”,另一方面也反映“看不懂”。
面对这样的尴尬境地,基层医生是不是就不用学习指南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采访中,多位专家一致表示,面对目前众多的临床指南,基层医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去学习。
学习指南是基层医生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
教科书代表权威,论文代表最新进展,在两者之间,指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指南的定义及指南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北京协和医院ICU 主任杜斌介绍说,指南是临床医生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对检索到的相关文件进行的评估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文献结果给出的推荐意见。
“指南能很好地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杨振华说,患者无论到哪一级医疗机构就诊或哪一个医师接诊,在指南的指导下,都可以得到类似的处理和治疗。
大医院有良好的培养体系,而基层医生则更多是自己在临床上“摸爬滚打”。“而指南给了基层医生一个获得权威专家宝贵临床经验的捷径,因此,基层医生最有必要学习指南。”河南省新乡附属医院呼吸科刘伟介绍说。
掌握临床所需基本指南
目前,临床指南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没有明确分级,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医生应该学习哪些指南呢?众多专家表示,虽然每位医生学习指南的程度不一样,但每位基层医生都应该熟悉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指南。
<<< 必备指南之急救篇>>>
基层医疗机构一直被视为“小急诊”。因为它是危急患者“救命的第一站”,基层医生是否能快速判断患者病情,进行生命支持,根据需要转诊,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生存率。因此,黑龙江省嫩江县急诊科刘雷医生认为,急救指南是基层医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张炎炎介绍说,虽然目前急救指南中的内容大多会依赖仪器,但也包括在没有设备或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医生可以徒手进行的基本操作。
对此,刘雷举例说,基层医务人员经常会遇到农具割断手指的情况,在不具备断肢再植的条件下,基层医生如果能掌握止血、创面处理及懂得对断肢进行正确的医学处理,将大大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
<<< 必备指南之慢病篇>>>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病防治的重要场所,一个合格的基层医生应该掌握慢病治疗的最新动态,而学习指南就是获取这些知识的良好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继光认为,慢性病最重要的是“防”,以及早发现早治疗,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基层医生的参与才能做到。
“大内科型的基层医生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基层医生应该有意识地补充慢病防治的相关知识。”郑州中原区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新策补充说。
与其他疾病的指南没有基层版不同,慢性病指南首先向基层伸出了“橄榄枝”,2009 年出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特别针对基层做了“基层版”,符合基层实际,且实用性强。
<<< 必备指南之高发疾病篇>>>
除了急救及慢病指南,多位专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基层医生还应该结合当地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指南。
山东青岛健民卫生服务中心李希民举例说,如果当地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基层医生就要有意补充这方面地知识。因为面对众多类似疾病的患者,基层医生必须要知晓疾病从预防到康复的所有知识,进一步结合指南诊治,做到活学活用,才能提高得更快。李林认为,即便当地的高发疾病是某种癌症,基层医生也应该参与前期预防工作,这都需要学习相关指南。
<<< 必备指南之最新进展篇>>>
医学是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学科,临床诊疗规范也随之不断更新,如《2010 心肺复苏指南》将心肺复苏的步骤就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调整为CAB,即把胸外按压放在了开放气道前面。这是2010 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对411 篇科学证据总结之后进行的评估与修改。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基层医生应该对一些有重大改变的临床诊疗规范有所了解,只有掌握这些及时更新的知识,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根据发展阶段选择指南
专家对应该学习哪些指南给出建议后,基层医生该如何选择呢?对此,李希民认为,基层医生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指南来学习。
初入临床 选择实用性指南
医生无论受过多少书本教育,只有走入临床,才能历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初入临床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基层医生应该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指南来学习。”
对此,长春市绿园区杨家村第一卫生所李林分析说,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刚入临床的基层医生只有选择一些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指南,才不会陷入指南的“教条”和“条条框框”中,在临床中才会灵活运用。
此外,李林建议,对刚进入临床的基层医生来说,应以5 年为界限,处在这个阶段的医生,应该选择实用性非常强且权威机构要求掌握的指南来学习。
不断成长 截取指南防治部分
经过几年的历练,基层医生具备了一定临床经验,而这个时期,是学习指南的最佳阶段。医生在这个阶段比最初接触临床时存在更多疑惑,“此时如果学习一些权威指南,就能得到最好的指导。”李希民介绍说。
“在选择指南时,可以尽量选择带‘防治’、‘支持’、‘管理’的指南,这些指南大多会有预防、术后保健和合理用药等知识,适合基层应用。”李希民进一步说。
对此,李林医生认为,基层医生只要肯学习,在任何顶级指南中都能找到适合基层的内容。每个医生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疾病的指南,能帮助基层医生找到答案,至少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路。
术有专攻 跟踪国际最新指南
河北唐山唐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方辉是一名全科医生,尽管他的工作像很多基层医生一样是“大内科”,但方辉认识到自己对心内科有特长,他认为,在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如果选择学习该学科的指南,会成就医生在某种疾病方面的“小特长”。
因此,从以前“补”指南,到现在“追”指南,不间断地学习,让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
因此,对一些在临床上工作了几十年的基层医生来说,经验和知识都有了,他们会很明确自己在哪方面有特长,此时如果能系统地学习该学科一些先进、前沿性的指南,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细、更精。
指南和临床经验并用
由于指南是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及权威专家临床意见的总结,其结果必然受到制定专家经验和意见的影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鸣进一步说,指南并不是“ 金科玉律”,事实证明,即便是一些权威指南,也有一些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内容。因此,对所有的医生来说,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做到指南和临床经验并用,不能陷入指南的“教条”中。
北京金栋律师事务所唐泽光也表示,指南的内容是根据临床发展在不断更新变化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实践中,临床医生应将指南和临床实际及患者个体情况结合在一起制定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