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和(或)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 D 制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甲旁减时,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肾小球滤出钙的排泄量增加,在血钙正常条件下(如 2.35 mmol/L,即 9.5 mg/dl)即出现明显的高尿钙,因而甲旁减用钙剂和维生素 D 治疗的目标为减轻、控制临床症状,而不是将血钙提到正常范围,宜将血清钙保持在 2.0-2.25 mmol/L 之间。如此可防止手足搐搦发作,同时使尿钙不至过高,以避免尿路结石、肾钙质沉积、肾功能减退,并防止维生素 D 中毒。
既往已经有关于成人甲旁腺减治疗后肾钙质沉着、肾功能减退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对于儿童患者二者关系仍不明显。为此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 Levy 教授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主要观测儿童甲旁减患者治疗后对肾脏的影响,此项研究成果于 2015 年 8 月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杂志。
该研究筛选来自 1996 年-2013 年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甲旁减患儿,根据纳入标准(年龄<18 岁、既往无肾脏病史、不存在其他影响钙代谢的疾病并且已明确诊断)纳入 29 例确诊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 7.4 年,所有患儿均按医嘱接受骨化三醇和钙剂,该年龄段患儿维生素 D3 推荐剂量为 400-1000IU/d。结果发现:
1. 至最后一次随访,患儿平均血钙浓度 8.9 mg/dl(参考范围:8.76–10.4 mg/d),总钙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患儿所占比例为 52.2%;离子钙含量 4.6 mg/dl(参考范围:4.88–5.48 mg/dl),磷  5.9 mg/dl;尿钙/肌酐为 0.27 mg/mg,eGFR 为 92 ml/min/1.73m2;PTH 以及 25(OH)D3 浓度的中值分别为 7.79 pg/ml (参考范围:0–30.8 pg/ml) 和 31.8 ng/ml (参考范围:8.3 – 67.1 ng/ml)。
2. 在随访的平均 28.6 个月内,肾脏超声平均检测 3.3 次。通过高分辨率肾脏超声的检测,29 例患儿中有 11 例发现肾钙质沉着(38%),但所有患儿均无明显的肾结石证据。11 例患儿中,3 例为特发性甲旁减、6 例为 DiGeorge  综合征。合并肾钙质沉着的患儿中,高钙血症或者低钙血症的严重程度或者病程都较其他患儿严重,甚至低磷血症也要较其他患儿严重。
3. 观察人群中 eGFR 均值为 92 ml/min/1.73m2,其中男性较女性患儿更低(85.1 vs 99.3 ml/min/1.73 m2)。所有患儿 eGFR 均高于 60 ml/min/1.73 m2,45%  的患儿 eGFR 在 60-90 ml/min/1.73 m2 之间。合并肾钙质沉着的患儿与无该并发症患儿相比 eGFR 并无明显差异。离子钙或总钙水平越高,或者相对高钙血症患儿 eGFR 都较低。
临床启示
本研究中 38% 儿童甲旁减患者并发肾钙质沉着,这与之前成人甲旁减患者治疗过程中肾脏并发钙质沉着或者肾结石检出率相似(31%)。本研究随访发现,肾钙质沉着患儿中 55% 肾脏钙化持续加重、18% 完全缓解,这说明早期发现以及合理治疗可以避免肾脏钙化加重。
无论是动物模型、儿童还是成年人均已明确尿钙增加、肾钙质沉着均可影响 eGFR。尽管本研究中无论是否合并肾钙质沉着,患者 eGFR 并无明显差异,但发现血钙明显升高的患儿 eGFR 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研究使我们对于甲旁减患儿肾脏并发症的发展过程又进一步了解。如果使用钙剂以及骨化三醇治疗儿童甲旁减时,应及时进行血钙磷的检测、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肾钙质沉着的发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