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三件套”刷屏,我们该如何应对?

朋友圈热传的“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被认为可治疗肺炎支原用药,三个字:是谣言!科学辟谣,我们是认真的。

近期支原体肺炎确实流行,咳嗽是“潜伏期”的典型症状,因此,才有了网红“三件套”,热传的“支原体肺炎上岸教程”,我们不妨拆开来看:
1.阿奇霉素
首先,没必要囤药,第二,是不是感染支原体肺炎,还需要做相关检查,有专业医生判断,如果只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能够自愈,也大可不必用药。第三,自行用药有风险,特别是阿奇霉素等药物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近期有流感病毒感染高发季,有时候会交叉感染,如果一味口服阿奇霉素,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起药物副作用,如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药物毕竟不是食物,更需要保证安全、有效。
专业方面来讲:一般情况下,阿奇霉素有两种经典疗法。其中,3日疗法是按照10mg/kg的剂量连续服药3天,每日服药一次;5日疗法是连续服药5天,第1天的剂量10mg/kg,第2—5天的剂量为5mg/kg,每日服药一次。如果没有医学专业背景,盲目照搬网络上的推荐,自行用药有很大药害风险。
另外,《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家长备用阿奇霉素,支原体感染也不怕,但备药≠“万能药”,其实这次流行的耐药支原体感染激增和我们平时的乱用阿奇霉素,有很大关系。其次,支原体感染容易混合病毒或细菌感染,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2. 布洛芬
目前WHO、FDA和查阅相关指南,均推荐使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有:对乙氨基酚或布洛芬。具体的年龄要求如≥3个月,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两者任选其一即可。
细节方面:
G6PD(蚕豆病)儿童该如何选择?慎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使用布洛芬退热。
三个月以内发热,如何退热?不推荐常规使用退热药,请及时就医。
当然,如使用对乙氨基酚,需要特别注意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
药物选择方面:
≥ 3 月龄但是<6 月龄的婴儿,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
≥ 6 月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都可以用,但 UpToDate 建议优选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有更长期的安全追踪记录。
同时需要退热和抗炎(比如患儿有关节炎)时,建议优选布洛芬。
3. 复方感冒药可以用吗?
目前很多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中如果含“酚”或“氨”则一般说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复方氨酚烷胺等。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对乙氨基酚的药品,否则容易发生药物过量或中毒。
愈酚甲麻那敏: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愈创木酚甘油醚 、消旋盐酸甲麻黄碱 、马来酸氯苯那敏 。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祛痰剂,通过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微的恶心而反射性地使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消旋盐酸甲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收缩鼻粘膜血管,减轻鼻塞、流涕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消除或减轻感冒的流泪、喷嚏和流涕症状。
有些复方药,相同药物成分一旦叠加使用,还可能损伤孩子肝肾功能。比如同时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和愈酚甲麻那敏,就会导致马来酸氯苯那敏叠加,引起嗜睡不良反应加重等。

最后强调,“是药三分毒”,随意使用抗菌药,会增加孩子耐药风险;有些复方药,相同药物成分一旦叠加使用,增加药害风险;没有“一方解千病”的方,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UpToDate